【#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繁写体转换器颜体字体繁体转换器在线转换]经典颜体繁体转换器》,欢迎阅读!
[繁写体转换器颜体字体繁体转换器在线转换]经典颜
体繁体转换器
颜真卿作为一个道德楷模,其事迹妇孺皆知,颜体书法作品成为认识其形象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可谓“见字如面”。“字”在此时成了符号,取消了笔墨的内涵,王澍在《虚舟题跋》之《跋裴将军诗》中认为学习书法应当求其本,意思说“功夫在字外”,从笔墨本身出发追求“面目”的做法是不善学书者的做法。文字之所以有“生气”,完全在人。
更多场合下,欣赏者会将书法字体的风格和人品直接对应起来,笔墨特征成为颜真卿典型性格的显现,如王世贞在《争座位稿》跋文中说:“公刚劲义烈之气,其文不能发而发之于笔墨间。”“刚劲义烈”的气息无法完全通过语言表达,而笔墨却能够补充这一缺憾,即使草草而就的书法也同样体现了颜真卿的气节。王世贞在颜真卿字体的笔画间能感受到“劲节直气”。吴升在《大观录》跋《自书告身》中也看出了颜体的“雄伟之气”。相反,人们从翻刻的碑刻中却感受不到那种所谓的“雄健之气”。王澍《虚舟题跋》:“今茅山所有碑乃是覆刻,笔划细瘦,全乏鲁公雄健之气。”
在对颜体书法字体的评价中,前文已经提到,作为生命本体的“气”可以是某个具体人的气息在作品中外化,然后进一步衍射到艺术作品中。作为艺术作品本体范畴的“气韵”一词同样也出现于对颜真卿楷体书法的评价中,这是“气”作为一个生命本体范畴的更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对于具体艺术作品的评判——“气韵”在这里又成了具体风格的本体化概念。
苏轼在对颜真卿书法字体的评价中就运用了“气韵”一词:“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
于书,未易为此言也。繁写体转换器” 他认为颜真卿《东方朔画赞》之所以生动是因为他受到了王羲之书法的影响,虽然字体的大小并不一致,但是“气韵”却是一脉相承的。孙承泽(一五九二—一六七六)在《庚子销夏记》跋颜真卿《鹿脯帖》中也运用了“气韵”一词:“宋拓《鹿脯帖》与三稿稍异,而沈毅激昂,力透纸背,书至此,神矣,圣矣。吾每观张长史真迹,气韵古宕,此帖无不一一宛合。鲁公言‘累代书法,皆手传口授,以至长史’,公之所得者深矣。繁写体转换器书之一道,可漫然而为之哉?” 张旭真迹中的气韵与颜体字体的风格无不“一一宛合”,其主要原因是颜真卿深得张旭笔法的缘故。
黄庭坚没有直接使用“气韵”一词,他在《题鲁公帖》中说:“观鲁公此帖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褚、薛、徐、沈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盖自‘二王’后能臻书法之极者,惟张长史与鲁公二人,其后杨少师颇得仿佛。” 其中“风流气骨”一词,当与我们要讨论的“气韵”相似,同样指的是作品中最为生动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279dfb3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