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白与毛泽东诗交轶闻

2022-05-06 06:13: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梅白与毛泽东诗交轶闻》,欢迎阅读!
轶闻,毛泽东,白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梅白与毛泽东诗交轶闻

作者:河边柳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2013年第06



最早接触梅白先生的名字,是在学生时代。那时我和同龄人一样,是很崇拜梅白的才华。羡慕他天资聪颖,智慧过人。相传,梅白故乡刘佐段窑街有一座院子,内开两家杂货店,左边是卖夜壶(黄梅方言:装尿用的),右边是扎灵屋(祭死人用的)。年关到了,两家店主要少年梅白写幅对子,贴在两家共一个大门上。梅白抓了抓后脑壳便提笔,左边写泥搭的,火烧的,吊用,右边写纸糊的,篾扎的,鬼要。弄得过路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虽然对子俗了一点,但俗中有雅,切合实际,通俗易懂,雅是从俗中而来。抗日浪潮中,梅白同志参加了革命。并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书记、新四军某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等职。解放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主任、省委副秘书长,湖北省委理论刊物《七一》杂志副主编。中国作家协會会员。他和王任重、刘仰峤、许道琦等组织的省委龚同文写作小组,百分之八十的杂文都出自他的手,不少作品被翻译到国外。真正见到梅白先生是在1959年,那天上午,梅白同志来黄梅检查工作,应黄梅一中校长的邀请,在校图书馆前临时搭建的木板讲台上作当前国际形势报告,我有幸聆听他的报告,我当时在腹内嘀咕:这就是梅白呀!他个子不高,微黑的脸,架一幅镶黑边的近视眼镜,着一身旧中山服装。他作报告不要稿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由于他的口才魅力不时赢得阵阵掌声。他酷爱古诗词,毛主席经常与他论诗、改诗,经语文老师的炫耀,敬仰之心油然而生。笔者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曾搜集梅白与毛泽东诗交轶事,经常翻阅学习,年长日久,心领神会,其乐自知。

1958年春,中央成都会议后,梅白同志陪同毛主席乘江峡轮视察三峡时,写了一首诗为《夜登重庆枇杷山》,请毛主席赐改:我来高处欲乘风,夜色辉煌一望中。几万银灯流倒影,嘉陵江比水晶宫。毛泽东同志看后笑着对梅白说:如果把辉煌二字改为苍茫,就显示出夜色的动态,好为水晶宫作伏笔,这样,既反映了辉煌而又不直露,诗贵含蓄啊!再者,几万乃虚写,最好改为百万,实写,以显示山城新貌;流倒影则不如改成摇倒影这也是为了显示夜景之动态;第四句的改为好些,采取对比手法写嘉陵江风翻浪卷,以显示嘉陵江之性格。总之,诗贵意境高尚,尤贵意境的动态变化,才见诗的波澜、辐凑。这正是唐代以来格律诗的绝妙。经过毛泽东同志的推敲、修改,梅白同志的诗改为:我来高处欲乘风,暮色苍茫一望中。百万银灯摇倒影,嘉陵江似水晶宫。毛泽东同志问梅白:这样改怎么样?你比较一下,有比较才有鉴别。诗贵改,不但自己改,还要请人家改。一时改不了,放一段时间,看了,想了,再改,就可以改得好一些。梅白同志这首诗经毛泽东同志修改后,不仅在形式上更加完美,而且力避平庸,想象丰富,使作品含蓄而又新颖,给人留下回味余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才华横溢的梅白,一生创作诗词多少?我缺乏完整资料,很难说准,有人搜集在400首以上。我喜欢梅白的诗,平易朴实,富有乡土气息,想象丰富,意境高远,这可能源于毛泽东诗艺术的厚土,潜以默化的结果。据梅白同志在《关于旧体诗的通讯》中回忆说,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就同他谈诗,如何对待传统诗词,如何对待优秀文化遗产问题作了重要谈话,梅白同志终身难忘: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我一方面劝青年人不一定要学习旧体诗,另一方面认为旧体诗词是一万年也打不倒的。旧体诗词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和中国人的性格,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诗言志嘛!

195974日,梅白在庐山会议期间,写了一首口占《偕王任重,刘建勋在主席处》:招手拍邀入座边,春风咫尺仰慈颜。清汤小菜家常饭,谈笑风生同志间。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归来振笔书其盛,北斗星高夜不眠。毛主席看后念道: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问梅白: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梅白说:是不是明代杨继盛的诗?泽东高兴地笑着说:是的,这是椒山先生的名句。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两句,并照此去做。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遇事’’这两个字上,即有时虚怀,有时并不怎么虚怀。第二句,与人和气察群言,难在字上面,不是一般的察颜观色,而是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众中吸取智慧的力量。诗言志,就是用诗歌来表达襟怀抱负。椒山先生有此志,有此诗。这一点并无惊天动地之处,但从平易处即见情深,这样的诗才是中国格律诗的精品。停了一会,毛泽东又对梅白说:唐人有诗曰:邑有流亡愧俸钱,这廖廖七个字,写出了古代清官的胸怀,也写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写诗,就要写出自己的胸怀,这样的诗才能引起读者共鸣。

毛泽东同志欣赏梅白的才华,还得从30年前流传民间故事说起。相传,1927年,少年梅白由母亲领着他到武昌都府堤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会见毛泽东。毛泽东看眼前这个头上似乎无毛有癣的少年很可爱,随手摸着梅白的头调笑道:小娃娃头上生癞,梅白抬头一望,立即指着毛泽东下颏上的一颗黑痣脱口而出:大叔叔颏下长痣。毛泽东当即夸奖小梅白:对得好,对得好啊!有才气,将来前途无量。没想到30多年后,梅白又为毛泽东改诗,正印证了毛泽东的预言。19596月,毛泽东同志回到了离别32年的韶山,目睹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激情满怀并创作了一首诗《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要使人民百万年。毛泽东同志不耻下问,征求梅白意见。梅白见到毛泽东的诗稿当时非常高兴,不避嫌疑,他直言不讳地建议毛泽东同志将第一句别梦依稀哭逝川中的字改为,即梦依稀咒逝川会更好些。毛泽东也觉得虽然这样仅仅改动了哭字的下边一半,但意境迥然不同,诗意更加积极深刻,感情也更鲜明强烈。于是毛泽东便欣然接受,并向梅白说:你是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半字师。这样,梅白既还了上次毛泽东同志为自己改诗的人情,又得到了毛泽东的半字的赞誉。梅白又觉得末句要使人民百万年有口号之嫌,建议毛泽东同志改一下,毛泽东又欣然接受,经过几番斟酌,将此句改为遍地英雄下夕烟。虽然毛泽东比梅白长29岁,但他们爱诗的兴趣却颇为相近,以致成为诗交。坦诚、爽直的梅白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可见他的人品高尚,令人敬佩。

1958年,毛泽东来湖北视察,召开省委机关成员座谈会,王任重同志通知梅白参加,因事迟到了,跑得满头大汗,毛泽东见他进来,遂问道:小梅,你为什么叫梅白?这在平时回答这个问题是难不倒梅白的。可在这个时候梅白却被问得窘住了,说不出话来。还是毛主席解了梅白的围,笑着对梅白说:是不是从梅花因我白来的?毛主席这句话顿时把梅白从可畏的心境一下子解放出来了,立刻向毛主席点头笑了。笔者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毛泽东爱才、惜才的心理展露无遗。

被岁月曲扭的梅白,虽然已经作古了,可他与领袖谈诗、改诗的轶闻,在中国的诗坛上,是值得回味的一笔。 —————— 参考文献:

1、良石、王会军、武焕平《毛泽东诗词品鉴》(台海出版社)[2012]9 2、吴洪激《毛泽东同志谈改诗》(2007年第三期《诗刊》) 3、石雪峰《毛泽东诗词轶闻录》(《流响诗词》2010.2 4、李华白《回忆梅白》(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5]5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2722ae8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