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偏见

2022-12-07 05:22: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偏见》,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偏见,角度
社会理学角度看偏见和歧视

摘要:偏见和歧视。偏见表示针对某特定群体或某类成员持有某种否定性的消极

的认识和态度,这种认识和态度又总是缺乏充分的事实依据的;歧视则是指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的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者的消极的行为表现。歧视源自偏见。有歧视的行为,必有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偏见和歧视所针对的某些特定群体或成员常常与宗教、种族、政治文化等方面有关。

关键词:偏见、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人性的弱点、利益

偏见作为一种态度,它有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成分。个体对某些特定群体或成员的偏颇的看法和预期,就是偏见这一态度的认知成分。偏见者在持有偏见的看法和预期作出认知反应的同时就有强烈的情绪性情感伴随产生,在将要与偏见的对象接触时,不管是直接的或间接的,都有高度的消极情感的体验,这正是偏见这一态度的情感成分的体现。偏见的行为成分,是偏见者对偏见对象以消极的方式去行动的倾向性。当这样的倾向在外显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时,也就是发生了歧视。人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动物,又是一种固执的,不容易改变原有观念的高等动物。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开始被父母、老师、同龄群体、社会历史化造,成年后我们虽然接受了很多客观的信息,但我们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早以固定,偏见也就在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固定看法中诞生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额认识受到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影响,这就使得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了某种倾向性。在这种倾向性的基础上,经过错误的逻辑推理形成了对事实的歪曲认知,从而产生了对认知对象的偏离客观的、否定性的态度。

生活中偏见现象无处不在。如生活中对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由于主流社会中是异性之间产生爱情并发生性行为,因而“同性恋”这一非主流现象在当今社会依然被大部分人认为是变态的行为而遭到歧视。而在同性恋群体中艾滋病患者的比例相对较大,使得很大部分人认为艾滋病是对同性恋者得一种惩罚。由此看来,一个群体对待某一种事物的态度和群体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群体的价值观额重要载体是群体的主流文化,在对性和同性恋以及艾滋病的态度


上,主流文化对和性有关的现象的排斥性,促进了对性,同性恋、艾滋病的不公正的否定态度。这就是偏见。

目前,高校出现急嫁族的现象与社会上的性别歧视;07年的生育扎堆现象与生肖偏好;黑人球星辛普森杀妻案与种族歧视等无不是展现偏见活生生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偏见呢?

第一, 争;利益的冲突

阿伦森说:消极意义上的偏见是指对于根据错误的或者不完全的信息概括而成的,可以辨识不同团体的,敌对或者负面的态度。敌对或者负面的态度,往往是由于利益冲突所致。就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来看,充分体现了男性为了弱化女性和男性的竞争力而对女性进行贬低的心理过程。在社会发展史上,男性往往把女性贬低为弱者、没有灵魂者、祸水等,在心理上首先否定女性的权利,并进一步要求女性以男性为主,更好的服务于男性。如,在经济萧条时,就业压力增大,就会出现男性“让女人回家去”的呼声,以减少女性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第二, 罪羊现象: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理学研究发现,情绪对于个体认知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极为重要。个体在遭受挫折,愤怒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行为。当个人利益受到破坏时,有些个体经常会通过破坏他人的利益来获得精神上的利益,作为自己利益损失的补充。就像在纳粹德国,替罪羊是犹太人一样,而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如果有发生案件后人们的怀疑对象往往是外来民工。

第三, 格因素

人性中的野蛮型、动物性、恶性、即人性中的弱点的浮现,是构成冲突的心理因素。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人,在偏见这种态度上并不一致,因为个体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也对偏见的产生存在很大的影响。阿伦森指出:在仇恨的一般倾向性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换言之,有些人易于接受偏见,它不是完全由于当时的外部影响,而是由于他们本身就是这样类型的人。影响偏见的人格因素有:权威型人格症候群、基本归因错误、选择性投射、刻板模式和思维定势。 第四,社会根源

社会情境以多种方式滋生并维持着偏见。一个沉醉于社会经济优越感中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他们的地位做辩解。人们同样也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的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2039eff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