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

2022-08-23 12:14: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书圣王羲之》,欢迎阅读!
王羲之


王羲之(约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出身于一个仕宦世家,原籍琅琊临沂(山东)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从伯父王敦为将军、王导为司徒,皆权势很大而兼擅书法。王羲之幼时不善言辞,但勤于书法,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是通过功力深厚的书法走上人生之路,并成为名垂万世的书圣

王羲之入世又出世,入仕而不迷仕。他晚年辞官不再做官,究其深层原因在于,他体会到只有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书法才可以完成自己一辈子的宿命。所以他将自己整个生命和精神情怀投注在书法上,以此构成了他的书圣高峰,其书法声华四宇,价倾五都,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以王羲之的书法为珍贵。

王羲之的魏晋风度是他人格襟抱的表征,他的人格引领其书法高标独秀不同凡俗。魏晋时代大量书写纸张,为书法创作提供了恣意书写的艺术空间;佛教的传入,以及儒道、释、玄的融汇,使士人崇尚清谈,寄情山水,为书法的繁荣作了心态上的准备;在书法理论上,不少书法家有了理论的自觉,不仅醉心于书法实践,而且热衷于书法理论,加上帝王酷爱书法,于是,崇尚书法、感受韵致成为魏晋时代的书法美学风尚。

王羲之书法的创新与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将汉魏拙朴书风转为自然流美书风,重视书法线条运行的自然流美。其二,将魏晋崇尚的不激不励,风规自远中和之人格美书法美,发挥到尽善尽美之境,与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多样统一的中和之美相合拍。

其三,尚韵书风的完成使尚韵书法贵写心性,成为一门泄导彰显心灵情思和自然呈现精神襟怀的艺术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日(三月三日)王羲之五十岁所书。王羲之与友人爱子共四十二人,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古代文人十分注重行修禊之礼,徜徉于山水之间,使胸襟敞开,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精神和谐。

时值暮春之初,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行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之乐。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了。诗人骚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感到人生与自然相合相契的快乐。在清流激湍,映带左

1 / 2






的清丽景色中,王羲之微醉命笔,畅叙幽情,写下这清逸秀婉、一片神机的《兰亭序》。全幅无法而有法,点画情趣盎然,心手相应,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全篇集篆、隶、章草之法,中锋起转提按,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相同的字皆有不同表现,全文有二十余个字,都加以变化,无一雷同。全幅意境浑穆,神气洞达,潇洒散朗如清风明月,乐中含悲悟生命玄理。可以说是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王羲之在传承古典精华基础上加以独特创新,使其经典书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认同的法书。尽管在历史长河中,对王羲之的书法评价出现过波折,但自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王羲之传论》后,就将王羲之推上当之无愧的书圣地位: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2019cc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