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静穆与狂欢》,欢迎阅读!
狂欢与静穆
——万圣节与中元节的比较
摘 要 万圣节和中元节分别为西方和中国传统的鬼节,但是相比万圣节的热
闹,中元节则显得寂寥而冷清。万圣节源于基督教对古代凯尔特民族节日的吸收和改造,而中元节则来源于祭祀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如今的万圣节所张扬的是个性自由和娱乐精神,而中元节所体现的则是慎终追远的情节。
关键词 万圣节;中元节;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取向
一、引言
很多国家都遗留着鬼神崇拜的传统,每年的10月31日便是西方传统的“鬼
节”——万圣节,近些年在商家的炒作之下,万圣节有越闹越凶的趋势,甚至在有些城市,在万圣节之前南瓜的价格被哄抬了数倍,相比之下,中国本土的“鬼节”——中元节则显得寂寥而清冷,固然这种鲜明的对比有商家为追逐利益而助推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与二者之间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内在的文化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
二、历史渊源和习俗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同定为“天下圣徒之日”。传说在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这一天既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万圣节这一天不论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尽其所能的作怪,而不会招致异样的眼光。其中一个有趣游戏是“Trick or treat”, 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挨家挨户的发出“不给糖就捣乱”的威胁。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
我国的中元节在民间被叫做七月半,而在佛教和道教中被分别称做“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它是中国广大地区旧历七月的一个节日,此节日主要有怀念故人、消灾、祈福等目的。中国鬼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种民间信仰,而且还融入了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在民间,农历七月十五日被称做“鬼节”或
“七月”。相传那一天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被放出来。有子孙的就回家去,而没有子孙的孤魂野鬼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就会在七月半诵经作法来超度孤魂,宰鸡杀鸭,烧香烧钱来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鬼魂,以防他们祸害人间,同时也祈求鬼魂保佑活人身体安康、家宅平安等。久而久之,在民间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依照佛家的说法,七月十五日这天是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佛教徒在当天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徒。依据大藏经的记载,“盂兰盆”一词,来自佛经中目连(释迦牟尼的一徒儿)救母的故事,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盂兰盆经》记载:“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人们在一年一度的七月十五,就用竹子做的“盂兰盆”施斋于佛与僧,以此报答前辈养育之恩,一成惯例。而道教则有“三官”、“三元”之说。“三官”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又名三元大帝。天官治理天界,主为人赐福;地官治理地下,主为人赦罪;水官治理水中,主为人解厄。他们分别在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执行赐福、赦罪、解厄的职责三官信仰产生于东汉道教初创时,至北魏时又发展为三元说。正因为七月十五中元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这一天要诵经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因此,一些人认为鬼节始于道教中元节。中国鬼节从阴历七月初一就开始了,一直到阴历七月十五,最重要的那几天是初八到十五,人们在这几天要烧纸、焚香、摆酒席来祭祀自家祖先和孤魂野鬼。其中包括了两个部分。中国鬼节的第一个重要活动就是祭祖。家家要接祖人鬼魂回家,每日分上午、中午、下午三次供茶饭,直到七月十五送回为止。同时,还要烧纸钱、纸衣。民间给祖人烧纸钱、纸衣的活动有的在自家堂屋中进行,有的则到祖人坟上去烧。“七月半”在自家堂屋中烧纸钱、纸衣。烧剩的灰要收集起来拿去倒在坟头,或者倒在路边。阴历七月初一就可以到坟上烧纸,而大多数人家集中在七月初十到十五的那几天烧,而且多数是在上午去烧。人们说上午阳气足,鬼不敢出来,下午鬼就出来了。现在人们烧的纸钱一般都是到商店买的特制冥币,面额较大,扎成一捆捆出售。但也有的人认为面额太大的纸钱,祖人不方便使用,他们就会自己准备一些面额小的纸钱,即草纸。这种草纸在使用之前要用一种特制工具“钻子”在纸上盖上铜钱印。盖铜钱印要由满了18岁以上的男子来做,因为这样的人才算成年人,可以结婚生子,延续家族香火。钱纸多是一扎扎地烧,有的人家也会将其包成“包封”,包封上写有祖人的姓名和送纸钱的子孙的姓名。如果外地的子孙没法回来,就写包封寄给祖人。纸钱烧完后,人们就在供桌前或坟前跪下磕三个头,并对祖人说几句话,如孙子辈给已世的奶奶烧纸钱就说:“奶奶,我们给您送钱来了,您拿去好好买吃的、穿的。我们会年年送钱来给您,请您老保佑我们全家一切都好。”人们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来追忆祖人的。“七月半”期间的活动除了祭祖外,还有放河灯和泼水饭,是用来祭鬼的。从七月初一开始,阴间的鬼纷纷被阎王从阴间放出,来到人间。有子孙的鬼回家接受子孙的献祭。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就需要人们的施舍。放河灯和泼水饭是给鬼做布施的,也被认为是给活人积功德。从七月十三那天就有人放河灯,一直放到七月十五。河灯是用五颜六色的正方形蜡光纸做的,四个角向上叠起,像一朵朵荷花。河灯中央放有浸过油的灯芯或特制短蜡烛。放在塘里的河灯数目必须是单数。放灯时要格外小心,不能让蜡烛烧着河灯,也不能弄熄了蜡烛,否则放的那个河灯就不算数。据说祖人的灵魂和孤魂野鬼将乘着
河灯回到阴间。把河灯放到塘里后,人们沿岸烧一些未包扎的散纸钱、纸衣服、纸被子。纸衣服烧三套,纸被子烧一套。烧完散纸钱、纸衣服、纸被子,人们在烧剩的纸灰旁泼洒一些用米汤加饭粒做成的水饭。七月十五的晚上各家也要泼水饭,人们分别在供桌的香炉内、灶台上、大门边插上三柱香,烧一些纸钱且口中念到:“各路神仙,快来拿钱使,保佑我家一切平安。”,烧完纸钱后,同样在烧剩的纸灰旁泼洒水饭。人们通过这些方式送走了祖先和鬼,七月鬼节也就宣告结束了。
三、文化价值内在取向的不同
从万圣节和中元节的历史渊源我们能看出二者之间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端倪。如今的万圣节已经不再是对鬼神的畏惧的民族节日和纪念圣徒的宗教节日,它更多的彰显的是个性自由与娱乐精神,俨然成为了狂欢的节日。而中元节则源于祭祀文化。在我国进入阶级社会之时,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很不充分,同时由于我国先民的主体从事聚族而居的农耕生活,从而使得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得以长期保留。祭祀文化特别是祖先崇拜作为宗法制度的遗存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作用下,对祖先的祭祀就像孝道一样成了道德的根本。后来祭祀又与政治挂上了钩,成了教化之本和国家政治的关键。国人通过祭祀活动,追忆先祖,传承孝道,涵养德性,在对生命表示敬畏的同时,表达报本感恩之情,抒发弘道扬善之志。这一祭祀文化现象,对于世道民风的敦化,对于个体生命的教化,都具有特别功能,至今仍不乏现实意义。但是,现在在一切都可以拿来娱乐的时代,道德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正在遭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
参考文献:
[1]高洪兴.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J].复旦学报,2005.4. [2]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思考[J].浙江学刊,1997.3. [3]曹瑾.万圣节的由来[J].小学教学设计,2004.10. [4]伍书湖.入乡随俗过躲鬼节[J].当代世界,1996.7.
[5]张炎.从中西方鬼节看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差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1996.7. [6]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1f53576c850ad02de80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