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化讲座》,欢迎阅读!
一、 所学的文化史知识为加点的字作注。(每题4分,共20分)
1、 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以历推之,从岁星也。 .......2、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
五星聚,也叫五星联珠,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时并见于一方。东井,即井宿。岁星,即木星。 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
3、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翼轸指翼宿和轸宿。据《越绝书》,翼轸是南郡、南阳、汝南、淮阳、..六安、九汇、庐江、豫章、长沙的分野。 4、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5、 今宵南极外,甘做老人星。 .....
东壁,即壁宿。《晋书·天文志》:“东壁二宿,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
南极,泛指南天,也专指老人星;老人,星名,即龙骨座,在弧矢南。古人以为是寿星,指寿。 最早的学校,以较武艺为主。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7、 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 ..
6、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
古人喜欢在身上佩带香袋,里面放香草香料,后多称香囊。 8、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
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为朝食,又叫饔;第二顿为餔食,又叫飧。因为饔与飧代表一天的饭食,所以两字连言代表自己自己做饭吃。
9、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三公虽名为宰相,但并无实权。 ..
北天的亮星,即牧夫座α星,古人以为是天王座。
10、 紫薇临大角,皇极正乘舆。 紫微,星座名,三垣之一,古人认为是天帝之座。大角,星名,是....11、 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觐而出之。 ....
北陆,即虚宿,是远古时代冬至点所在星宿。西陆,即昴宿。 12、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
布较褐为细,所以成为读书而未做官者的常服,于是“布衣”便成了平民(主要指未做官的读书人)的代称。这里的布衣指庶民。
13、 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 .
闺是宫中小门,这是讲究的宅院都有的,相当于后代的“二门”。闺门之内即主人的起居之处,因此后来称内宅为闺。用以专指女子住处,则是内寝义的再延伸。 14、 等终军之弱冠,无路请缨。 指刚刚进入成年。 ..15、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
绔即今之裤字,但形制却跟现在的裤很不一样。古代裤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筒,类似现在的套裤。纨绔是有钱人所穿(纨是织造较为细致的生绢),所以后来专指富贵而不务正业者。 16、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参,参宿。商,即心宿。参在西,商在东,所以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 17、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冕是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旒又写作瑬,是延的前沿挂着的一串串小圆玉。汉代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皇帝的代称。 18、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
古代的冠、冕、弁都是平时戴的,打仗时还要在冠上加胄。胄是古名,秦汉以后叫兜鍪,后代叫盔。这里的兜鍪指战士。
19、 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万,苍头二十万。 ..
古代未受髡刑的奴仆多以青布裹头,所以称奴为“苍头”。上古的士兵多由奴隶组成,同样用青布束头,所以这里的苍头指兵卒。
20、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 ..
古人用大带在腹前打结,余下的部分下垂,称为绅。缙又可以写作搢,是插的意思,指插笏于带。笏又称手板,是君臣相间时手里拿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或指指画画,不用时即可插在腰间,因而缙绅就成了高官的代称。
2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古人席地而坐,肉在钁中煮熟后用匕把肉取出放到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刀、俎不可缺一,所以用来比喻宰割者。
二、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20分)
1、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从东到西的方向分为
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与十二次相反,由西向东排列。
答:错误。十二次的排列方向为由西向东,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与十二次相反,应该由东向西排列。 2、“六十甲子”的组合由天干的单数、双数与地支的双数、单数相组合。
答:错误。“六十甲子”的组合由天干的单数、双数与地支的单数、双数相结合,不能用天干的单数、双数与地支的双数、单数相组合。
3、唐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扬州就是今天的扬州。 答:正确。因为隋以后的扬州即今天的扬州。
4、南宋授予岳飞“清远军节度使”头衔。清远军是广西苗区融州的军额。这说明岳飞曾在苗区做过地方官。 答:错误。宋朝的节度使是武官的虚衔、荣誉职称,与当地不发生任何关系。岳飞从未在苗区做过地方官。 5、《水浒传》中讲梁中书当北京留守,《说岳全传》中讲赵构南京登位。这就是今天的北京、南京。 答:错误。《水浒传》讲的是北宋的事,现在的北京当时在辽朝的控制之下,北宋的北京指的是大名府,即今天的河北省大名县;现在的南京当时称为江宁府,当时的南京是指宋州,即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 6、中国科举史上,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始于明朝。 答:错误。以朱注四书试士,是从元代开始的。 7、汉代的中书令与魏晋以后的中书令含义相同。
答:魏晋以后的中书令与汉代的中书令含义不同。汉代的中书令与尚书令是同一个职务的不同称呼,担任尚书令的是宦官,才能称中书令;魏晋以后的中书令与尚书令是两个不同的职务,担任中书令的不再是宦官,而是士人。
8、《毛诗·大序》云:“故诗有六艺焉”。 答:错误。《毛诗·大序》云:“故诗有六义焉”。 9、在我国古代,驸马是皇帝的女婿。
答:错误。驸马都尉原是侍从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 10、古代如果单说“行”,就相当于今天的走,而古代的“走”,相当于今天的跑。 答:正确。 11、周人姬姓,所以称周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 答:错误。先秦时期男子虽有所属之姓,但并不把姓加在名字上面。所以称周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是不合史实的。 12、古代的省与元明以后作为行省简称的省含义相同。
答:错误。省作为提高一级的地方政区是从元代开始的,但“省”这个词是早已有之的。不过古代的“省”与元明以后作为行省简称的省的含义正好相反。西汉称宫禁之中为“省中”,魏晋以后逐渐把设于宫禁近处的尚书、门下、中书等中央机构都称为省,这是省的原义。省从中央政府变成地方政府的称呼,这一演变过程大致完成于平宋之初。
13、汉代的“守”、“行”的含义与唐代的“守”、“行”的含义是一致的。 答:错误。汉代的职官初试一年,称守;以职位低的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
唐代与汉代相反,以官阶低的人任较高职务的称“守某官”,以官阶高的人任较低职务的称“行某官”。 14、唐代应制科考试的,可以是已经有官位的,也可以是常科及第的人,也可以是庶民百姓。 答:正确。 15、唐代制科考试合格后,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常科及第后,还需再经吏部考核,称“释褐试”,又叫“关试”,考试合格,才能授官。 答:正确。
16、姓因生而定,是不可改变的;氏是因家族而分,是可以改变的。后世所说的姓,即先秦所说的氏。 答:正确。
22、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室有四角,角称为隅。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16b3c1ab7360b4c2e3f64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