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欢迎阅读!
她让我们更接近事实
——记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萨拉·丹尼尔斯宣布白俄罗斯女记者兼散文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网于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1点(北京时间晚上7点)公布了这一消息。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颁奖词:“她的复调式作品——一座反映我们时代痛苦和勇气的丰碑。”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白俄罗斯独立后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是1987年以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俄语作家,是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把该奖项颁给了大部分作品为纪实体裁的作家,是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专业记者。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按当时汇率约953000美元)。
67岁的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第14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开启纪实作品的大门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语原名全称为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使用东斯拉夫的命名习惯,名字为斯韦特兰娜(Святлана) ,父名为亚历山德罗夫娜(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姓为阿列克谢耶维奇(Алексіевіч)。
1948年5月31日她出生于乌克兰斯坦尼斯拉夫市(1962年改名为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一个军人家庭。她的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父亲部队复员后一家人回到他的白俄罗斯家乡,定居在一个村子里,父亲和母亲担任教师(父亲的祖父也是一名乡村教师)。她在白俄罗斯长大,1965年,她从白俄罗斯戈梅利州佩特里科夫地区科帕特克维奇村中学毕业。她曾在戈梅利州纳罗夫利亚市(Нароўля)莫济里地区一所中学当过历史和德语教师,在《普里皮亚季的真理》(Прыпяцкая Праўда)报社担任一名记者。她在报社担任了两年记者(作为上大学新闻专业的先决条件),然后进入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学习新闻学。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新闻学系毕业(1972年)后在纳罗夫利亚市当地报社当过记者。
在获得学位后,她被派到布列斯特州贝瑞萨市《共产主义灯塔》地方报社工作,同时她还在当地学校任教。当时她纠结于各种职业选择:继续学校教学的家族传统、学术工作或新闻事业。但是,一年后她受邀来到明斯克《乡村报》工作,并一直工作到1976年。接着,她成为了白俄罗斯明斯克市涅曼(Нёман)文学杂志的一名记者,并很快晋升为纪实性文学部门的负责人(1976年至1984年)。1983年她加入苏联作家协会。 她尝试着用不同的体裁发出自己的声音,如短篇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等。俄罗斯作家和评论家德米特里·贝科夫认为她的书归功于白俄罗斯作家阿列斯•阿达莫维奇(Алесь Адамовіч)。阿列斯•阿达莫维奇坚持认为,描述20世纪恐怖的唯一途径不是创作虚构作品,而是记录这些见证人的证词。的确,著名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斯·阿达莫维奇,尤其是他的书《我来自燃烧着的村庄》(纳粹军队占领白俄罗斯期间火烧村庄事件)对斯韦特兰娜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会同其他作家一起写了这些书,但思想和构思完全是他的,这是白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文学一个新的流派。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总是将阿列斯·阿达莫维奇评为她主要的老师。他帮她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承认阿列斯•阿达莫维奇对她的影响,并补充说,除他之外,白俄罗斯作家瓦西里•贝科夫(Васіль Уладзіміравіч Быкаў)是对她产生较大影响的另一个来源。她的作品关注苏联后期和苏联解体后的生活,充满了人性的感情和痛苦。 在对她采访时她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文学方法,能够最接近地反映出真实的生活。现实总是像一块磁铁
吸引着我,它折磨着我,令我心醉神迷,我想把它捕捉到纸上。所以我立即提出这一流派为真实人声和供述、证人证据和文件。这是我听到的和看到的世界,这是个体声音的合唱和日常细节的拼贴。这是我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我心理和情感上的潜力。以这种方式我可以同时成为作家、记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宣传者。”
对纪实作品的坎坷探索
她投身于新闻职业,并以见证人叙述的方式书写国家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如二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3 年,她完成了她的书《战争中悲惨的女性面庞》。当时,她跑了两百多个村庄,采访了数百名曾经参加和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的苏联女性,其中有战士、游击队员和后勤人员,整本书就由这些采访构成。这些女人的生活和命运都曾被二战剧烈地改变,但在战争结束几十年后,却没有人曾经像她一样关注这个问题。书稿被搁于一家出版社两年,但未被出版。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被指控为和平主义、自然主义、诋毁苏联女性的英雄形象。在那些日子里,这种说法会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在写完《那时我正要离开村庄》(弃家离乡的人们的独白)书稿后,由于书中太多地批评了苏联的户籍制度:村庄居民不准擅自离开到城市里定居,结果被禁止出版。她已经被视为一个具有反苏情绪的持不同政见的记者。依照当局的命令,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已经著作的书籍被销毁,她被指控具有反政府倾向,并受到失业威胁。他们告诉她:“你怎么能在我们的杂志上发表这样的异见?” 但是,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和启动改革后开始了新的时代。
1985年《战争中悲惨的女性面庞》同时获得在明斯克和莫斯科出版。在随后的数年中它被多次重印,总发行量已超过两百万册。这本书受到战争作家以及公众的称赞。官方为她颁发了共青团国家奖。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苏联得奖。
在同一年,她的第二本书获得出版:《最后一个证人》,该书也曾出于同样的原因(和平主义、不符合意识形态标准)而被冷落未予出版。这本书也获得了很多重印,备受众多评论家的赞誉,两本书被称为“开启了战争散文流派”。该书描述了战争时期儿童的个人记忆。通过妇女和儿童的眼睛看到的战争展现出人类情感的一个全新世界。
在战争40周年时,《战争中悲惨的女性面庞》戏剧在著名的塔甘卡剧院上演(由阿纳托利·叶夫罗斯主演)。鄂木斯克剧院由于编制《战争中悲惨的女性面庞》戏剧获得国家奖。根据这本小说编制的戏剧在全国各地许多剧院上演。在《战争中悲惨的女性面庞》的基础上制作了一套纪录片。该套纪录片被授予国家奖,并在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获得银鸽奖。由于这项作品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获到了许多其他奖项。
她的作品之中英文译本最引人注目的为阿富汗战争第一手资料文集(锌皮娃娃兵: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中苏联人的声音)。1989 年出版了《锌皮娃娃兵》,这本书揭露了向苏联人民隐瞒了十年的阿富汗战争之罪恶。为了搜集这本书的材料,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周游全国各地四年,会见战争牺牲者的母亲和阿富汗战争的退伍军人。她还访问了阿富汗战区。这本书是一枚重磅炸弹,很多人无法原谅笔者没有神话这场战争。官方报纸率先攻击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1992年,明斯克法院针对作者和她的书开庭审理。由于民主人士纷纷为该书辩护,该案件被中止。 后来根据这本书发行了几部纪录片和戏剧。
1997年,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出版了《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一书。这本书叙述了切尔诺贝利灾难后的世界:人们如何适应新的现实,哪些已经发生了但尚未察觉。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人们获取新的知识,这将造福于全人类。他们好像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在核战争后活了下来。这本书的副标题非常显著地说明了这方面。
《二手时代》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的作品,它的对象不再限于局部战争和核电站,而是扩大到了整个国家: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采访从199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2年,受访者展现出对这段历史和自己的国家怀着爱恨交加的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13e8480ff00bed5b8f31d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