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示》,欢迎阅读!
浅谈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示
作者:周 晨
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3期
周 晨(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给教育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极富内涵的,虽然从当今的眼光来看,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威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很多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地方,从杜威思想中找寻属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东西才是最为可贵的,基于此,笔者对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杜威;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做中学”、“儿童中心”都是杜威教育思想的精粹,让我们走进其中,从杜威的思想中寻找一些当前教育改革的答案。
1 杜威的生活时代
要探究杜威的思想,我认为首先要了解杜威生活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美国,个人矛盾与社会矛盾发展到极点,尤其是少数大资本家与广大工人之间的冲突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个时期的美国社会到了如果不对个人行为进行控制就无法维持社会整体的地步。正是如此,此时的美国的精神文化的脚步是落后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但没有促进精神文化的增长,甚至还导致了精神文明的衰落,物质文明没有成为改善社会的杠杆,这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失调的状态。
杜威的理论就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基于丰富的文化成果以及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切,通过《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一著作最集中、系统表述他的教育理论。当时的社会,学校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地获得知识,学校教育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本性,“成人往往容易把他们 自己的习惯和愿望作为标准,而把儿童冲动的一切偏差,视为必须革除的弊端。”[1]在当时,学生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教育要么就是只考虑成年人的喜好,忽视受教育者的目的;要么就是提出千篇一律的目的,忽视个人的特殊能力和需要。这些在杜威看来,都是忽视了儿童的个性,牺牲了儿童差异性的、千篇一律的、机械的、无生命力的教育。他认为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须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2]就是这个原因杜威才提出他著名的教育无目的论以此抨击当时的教育现状。
杜威所处的时代与当今中国社会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当然我国的社会矛盾并没有那么尖锐,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提高,市场经济使得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的人类似的问题,人们的精神文化急需提高,在教育中,教师中心依旧是时代的主题。
如何让正式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如何改变当前我国教育被动的局面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 教育中的民主
“对一个社会来说,划分成许多阶级将是致命的。一个社会必须给全体成员以平等和宽厚的条件求得知识的机会,一个划分成阶级的社会,只须特别注意统治者的教育。”[3]在这里,杜威批判了柏拉图的道德王,在他看来把人分为三个阶级,每个阶级只能做相对应的事的理想国是不民主的。千百年来,教育作为一种特权存在于人类社会,在西方只有奴隶贵族、统治阶级才有获得教育的权利;同样的,在中国,官学占统治地位,私学也是直到宋朝才有了比较好
的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一些都是不公平的。但是,在当今世界,阶级是不可能消除的,执政党代表了阶级性质,被统治阶级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似乎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但是中国的国体似乎有为此找到了一个出路。中国现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也有阶级的存在,但是由于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所以社会环境还是民主的。按说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还是为平等的目标而努力。
我们都知道择校问题已经是当前中国非常严重的,为了抢夺优质教育资源,人们纷纷向名校看齐;此外还有司空见惯的城乡差距、中西部差别等等社会现象,都凸显了我国当前教育连公平也谈不上。在大多数眼中,教育扮演了缩小社会差距的角色,但在当今中国,教育的这个功能似乎没有并没有发挥作用。人们似乎开始抨击反而加大了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差距——农村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远远低于城镇家庭的学生,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自于农村的比例是相对小一些的。这些无无疑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加大。所以如何在教育中获得民主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但是杜威认为人类社会不应该有不同阶级这种看法我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
3 以儿童为中心
在前面提到,杜威以儿童为中心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对于当今中国来说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人们的自然冲动的社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这句话显示了主动在教育中的地位,杜威认为,在学校、课堂上,教师都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然发展,认为符合儿童天性的东西才能够办好教育,所以在他的教育理想中,儿童似乎有一种被放养式教育的特点。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的不同,让儿童自由发展。
当然考虑到实际情况,杜威的完全以儿童为中心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如何在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认为教师的备课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同样的教材,如何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在于教师如何引导?首先教师要非常了解全班各个孩子的特点,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环节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提问,尽可能照顾每种特点的孩子,鼓励孩子们尝试。所以只要老师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尽可能的将学生的特点考虑进教学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得到充足的互动交流,教师学生求共赢也不是不可能的。
4 做中学
在杜威看来,“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这便是做中学。所以他认为应该让儿童在游戏中、在社会中获得教育、接受知识。他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儿童才能主动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文明的继承上他认为物质本身不是文明,将物质进行运用之后才能算得上文明。
“学校的任务就是设置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游戏盒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成长。”[4]可见,游戏和工作在杜威心中的地位,当然这是由一定合理性的,这种教育方法能够避免儿童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让儿童参与到实践中去,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依附于他们的现实生活。当然这种观点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我们承认儿童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应该主动的构建知识,但是主动构建知识并不是一定需要通过实践,有些概念性的东西就只能通过灌输才能获得,在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学习的分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意义学习也可以是接受性学习,机械学习也可以是自主发现的过程,所以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以适合儿童才是上策。而且杜威的实践也是有误的,我认为避免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不是非得实践才能进行的,正如有些知识的教授一样,实践也不一定能够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我认为在课堂上让儿童联想他们的实际生活、熟悉的事物可能更有必要。
最后引用一句屈原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方历史上教育业曾经出现过很多问题,直到现在我们公认为比较先进的“教育”也是有很多问题的,所以只有有信心,坚持下去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够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3][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J].
[2]李继兵,刘俊.让教育开出生命之花: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教育生命哲学[J].
[责任编辑:杨玉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0f1f926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