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的倍数的特征》观课报告》,欢迎阅读!
《3
《3的倍数的特征》观课报告
的倍数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展
开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我是从教学环节维度进行观课的,本节课有五个环节包括:一、复习旧知,直接导入。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三、总结提升,共同验证。四、运用结论,巩固训练。五、全课小结,课后延伸。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设计合理。下面就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以旧带新,引入新课。
赵老师先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赵老师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使得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二、亲身经历,探索规律。
本节课教师努力尝试构建数学生态课堂,让学生继续利用小棒摆一摆,进而发现不止是3根、6根小棒能摆出3的倍数,9根也能„„“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教师将“动手摆小棒”升级为“脑中拨计数器”,将“直观性思维”升华为“理性思维”,通过小组交流、集体验证,学
生的探索发现离“3的倍数的特征”只有咫尺之遥。整节课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 三、精心选题,巩固新知。
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本节课教师设计了3道练习题。在巩固练习部分,第(1)、(2)题是基本题;第(3)题,教师努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志趣。 四、回顾梳理,举一反。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方法才能举一反三,真正做到触类旁通。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让学生静静的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归纳总结”,使其在数学思想上做进一步的提升。 五、建议:
教师能够在第二环节中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自己动手摆一摆,拨一拨,但教师板书它们的总和时写的汉字“九”,这里应该写数字“9”。这样学生更能直观的观察到小棒和珠子的总和与3的关系,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受到了赵老师精彩的教学风采,教学中教师充分放手,把思考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贵在启发,重在信任,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通过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也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严谨、扎实,怎样让孩子更喜欢上数学课?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0e4c373b9f3f90f77c61b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