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推荐书目》,欢迎阅读!
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
推荐书目
曹春春,1998,《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英汉语用失误现象比较研究》,《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2)。 陈莉萍,2001,《文化迁移与英语教学》,《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陈融,1986,《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介绍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原则》,《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
报)》,(4)。
戴炜栋,张红玲,2000,《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外语界》,(2)。 窦卫霖,2005,《跨文化商务交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甘文平,2001,《中国大学师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兼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修改版》,《西安外
国语学院学报》,(3)。
戈玲玲,2002,《教学语用学》,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顾曰国,1992,《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4)。
何兆熊,俞东明等,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阎庄,1986,《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3)。 何自然,陈新仁,2004,《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贺学耘,2006,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3)。 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2(3)。
李元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2)。
廉洁《从西方人的“消极面子”看中西文化及其礼貌言语差异》,《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1)。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刘绍忠钟国仕《Thomas语用失误“二分法”质疑》,《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0)。 吕公礼《从语境的终极参照性看含义理论的演化与重构》,《外国语》,1996(4)。 马冬《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潘庆强《英语语用失误浅析》,《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4)。
彭萍萍《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语用失误及规避》,《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邱文生《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及色彩上的差异》,《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4(4)。
1
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
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王霞《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王小宁《跨文化交际中社交失误探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王燕《语用原则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2(2)。
杨真洪《非言语行为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2)。 张新红《社会用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2000(7)。
赵小沛《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62.
Birdwhistell, R.L. Kinesics and Contex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ia Press, 1970.
Brown, P & Levinson, S.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onomena.” in Goody, E.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56-289.
Halliday, M. A. K, Ruqaiya Has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 1985.
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 Pride, J. B. and Holmes, J. (eds.)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
Kasper,G.“Pragmatic Transfer.”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 8(3). 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3. Mey, J.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Searle, J. R. “The class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acts.”Language in Society, 1976.
Seliger,H.“Psycholinguistics 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L.m.Beebe (eds.)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ultiple Perspectives,Heinle andHeinle Publishers, 1988.
Sperber, Dan. & Wilson, Deirdre.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第二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1.
Stalnaker, R. G. “Pragmatics.” In Davison, D. & Harman, G. (eds.)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Hollan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2.
Stella Ting-Toomey.《跨文化间的交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Applied Linguistics,1983(2).
Thornborrow, J. &Wareing, S Patterns in Language: 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0e44321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