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观三德》,欢迎阅读!
“三观三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观点。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科学地认识世界,要求我们客观地认识事物。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客观地认识事物,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观察事物必须注重全面性;二是观察事物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三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不懈地追求真理与勇于修正错误是相辅相成的。人认识真理的能力是有限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对真理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不懈追求真理的人,必然是善于修正错误的人,而修正错误只有从坚持真理出发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正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才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每修正一个错误,就向真理迈进了一步。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评价的观点和标准,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正确人生观。人生在世,都要度过一生。而人如何度过一生,人的一生给世界留下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结果。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同,从内因分析,关键取决于人们的人生观存在差异。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正确回答人生到底是为什么,即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现实中的许多事例表明,一个人人生观出了问题,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受贿及腐化堕落就是一个典型。胡长清由一名高级干部蜕变为一个全面堕落的腐败分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背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的堕落是他个人走向堕落的前提。胡长清在案发后谈到自己的堕落的原因时说:“看到人家下海了,手头有钱花,接触了一些有钱人和做生意的老板,看到人家生活得很自在,出入高档酒店、坐豪华汽车、喝洋酒,穿名牌,还带着小姐,心里有几分羡慕,可想到自己从政,身份不允许,条件也不具备,思想上先忍着。”由于他把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当成了人生的坐标和人生的目的,人生观就必然颓废,而人生观的颓废往往是人走向堕落的前奏。胡长清就是这样,强烈的个人占有欲驱使着他沿着犯罪的道路越走越远。上升到人生观的高度,实际上就是人生观腐朽、堕落的典型表现。在这种人生观的支配下,胡长清腐化堕落就不足为奇了。这也从反面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要经得起考验,抵御住种种诱惑,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人生态度。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所谓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价值关系的总看法。只有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而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原则的价值观,才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体现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凡是为社会、为企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都有是人生的创造。实现人生的价值要与本职工作密切结合,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做好本职工作,最直接的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为国家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是人生价值的又一体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
家利益的关系,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其次,人生的价值决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是现实中的一个突出的热点问题,我们要坚决防止和抵制“金钱拜物主义”现象和“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要防止和抵制那种唯利是图、只顾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国家和全局利益、自私自利的倾向。总之,社会价值往往支配着人们怎样工作、怎样生活水平,只有那些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有美好心灵的人,才能做也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也称公共道德或社会公共生产准则,是人们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生活秩序,直辖市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和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规范。 社会公德包括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从广义上讲,凡是个人私生活中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处理爱情、婚姻、家庭、朋友、同事之间关系问题的道德,以及与个人品德,个人作风相对的反映社会成员共同利益要求的道德,通称为公德。 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明礼貌。讲文明、懂礼貌,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人们之间相互往来,一定要文明礼貌,平等待人,以礼相处。它既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也是自尊、自爱的一种表现,是人和人之间平等友好的真挚情感的一种流露。现在,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新生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但在现实生活中,种种与文明社会不相和谐的事件都屡见不鲜,比如在我们矿山,在上下井的罐笼上起哄、拥挤;在澡堂换衣室洁白墙壁上甩打脏衣服;在井下巷道、风袋上乱画、涂鸦;花园里芳香四溢的鲜花被人摘掉“头颅”,;会议室桌椅上被刻画的道道伤痕等,都是与我们的礼貌格格不入的,具体地说,文明礼貌主要要求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诚守信;二是要语言文明;三是要举止得体;四是要尊老爱幼。 二、助人为乐。助残济困,乐善好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高尚行为,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之一。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处境相对好一些的人来讲,一但发现别人因一时之困深陷窘境不能自拔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伸手相助,扶危济困。这是为人处世的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一个社会能够得以正常维系和运转的必要条件。我们把具有这种高尚情操的人称作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宁可忍一时之困,也要济他人于困境之中,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维护神圣的道义原则。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雷锋等,是这种有道德的人中的楷模和典范。他们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思想和行为,谱写了一曲光照千秋的道德篇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也不乏他们这样道德高尚的模范人物,舍身救老农的大学生张华,见义勇为而身负重伤的战士徐洪刚,等等,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这种高尚道德情操,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在人生的阶梯上不断向更高的境界攀登,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三、爱护公物
公共场所是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娱乐、共同学习、共同劳动的地方,如公园、学校、商场、体育馆、公路、车站等等,这些地方公共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靠一系列的公共设施来保障的。因此,每一个社会公民在进入公共场所,使用这里的公共设施的时候,都应该自觉地
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公共场所的建筑物、文物、花草树木、交通工具、公共电话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公共设施正常地为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方便,这也是社会公德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公共财物是全体社会成员辛勤劳动创造的成果。珍惜、爱护公共财物是每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对待公共财产、公用设施的态度是最能反映人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 四、保护环境
环境改变人,人也改变环境。人与环境只有协调共处,共生共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公德不仅仅是协调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同样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发现,自然环境的好坏,不仅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而且涉及到子孙万代的幸福。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民群众的衣食之源,是生产发展、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优美、清洁、整齐、舒适的良好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人才和外资,开发旅游,发展经济,增强竞争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延年益寿,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如今,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美化环境,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伦理信条,而蓝天、碧水、绿地,已成国积极、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生活方式的重要指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增长和资源开发的日益扩大,普遍出现了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现象,突出的表现为一些有在利益的趋动下,从自己的小集团利益和眼前利益出发,毁林毁草,乱砍乱伐;乱排乱放废水、废气,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噪声污染。同时,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大量的塑料袋、泡沫饭盒等化工产品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也逐步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长此以往,人类千百年来赖以自下而上与发展的“家园”面临着彻底毁灭的危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口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切实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为子孙留下蓝天碧水”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具体来讲,就是至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从事能够造成环境污染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第二、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地使用化工产品或浪费能源的一次性产品,如一次性木筷等。第四、不购买、不食用、不捕捉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第五、自觉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植物资源。第六、坚决与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五、遵纪守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说的都是一定的外在约束和规则对于维系国家、社会的正常运转的极端重要性。实际上,在各种各样的规则中,法纪是最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它们以某种强制力保证实施,要求影响所及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之都必须无条件遵守和奉行,否则,稍有触犯,便要遭到应有的惩戒。法纪要求人们的一切行为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方式和原则去做,不能随兴致所至、意气用事。法纪意识要求人们对一切既定的规则都抱有一种敬重乃至敬畏的态度,明确人的任何行为都不是只对自己负责,人总是生活在一个有组织的环境里,因此他的行动除对个人负责以外,还必须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甚至要考虑所有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时刻生活、工作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公民,必须注意学
习和了解现有的一切法律法规、纪律条例,努力养成自觉地按照这些法律法规做事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个人意志与社会、集体的要求有机统一起来,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才能得以高效运转,我们的人生目标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 认真履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具有自己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特殊的道德要求,即从道义上要求人们应以一定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和行为去接物处事,完成本职工作。各行各业都有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主要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起码的要求。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有高度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爱岗就是对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有情感的投入,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工作,敬业是在爱岗的基础上对岗位生发出的崇敬心理、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进而对所从事的职业付出全身心的努力。 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这一道德规范不仅是传统社会道德规范在职业道德领域的反映,而且是现代社会职业活动的特殊要求。人与人的交往只有讲诚信,才能保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否则,就会造成信任、信用、信誉的缺失,人与人的正常关系就会为猜疑、猜忌所代替,其交流、交往、交易就难以进行、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就会发生混乱。
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和职业群体,对待职业对象要一视同仁,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秉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平等的原则,不偏不倚,不徇私枉法,不以私害公。
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中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要求的具体体现。服务群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客观现实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生产的目的和经营的目的,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由于每一行业及其成员的需要都要依靠社会其他行业来满足,因此,每个人在社会中既是各行业的服务对象,同时又是为其他行业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服务者,于是各行各业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形成你为我服务、我为你服务的有机整体。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基本的涵义。
5、奉献社会。服务群众是奉献社会的手段和内容,奉献社会是服务群众的结果。奉献的最基本的层次是岗位奉献,就是要敬业爱岗、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它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职业中做到的,较之一般意义上的岗位奉献,无私奉献要求个人做出更多的自我限制和自我牺牲。孔繁森等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就在他们有限的生命中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当人民公仆的无私奉献精神,榜样的力量必将长久地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群众努力工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从和睦教育入手,突出宽容、礼让、孝敬的主题。
通过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提倡孝敬老人、爱护子女、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要树立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宽容礼让,互敬互爱、互信互谅,实现感情和生活上的和谐。反对暴力、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文明简朴的生活方式。
在“三观三德”指引下成长
三观三德是人的一种内在因素,体现人的内在修养。这种修养越高,人的生存意义就越大。作为一名教师,这种修养应是必备的一种素质,因为这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有这直接的影响,关系着一大批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状态。
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用这三观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对学生作出积极的影响。拥有正确的三观,教师才会有更大的激情投入工作,才会有强的责任感,才会有高的廉洁自律意识;学生也才会有更大的自觉性和动力去努力学习,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才会形成积极、乐观、互助的人格。
校园内,不同岗位上的人都各司其职、尽善尽美,这是正确的三观在做引导。在我校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更要以正确的三观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引导自己的行为。从前,我们都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传道授业者,都享受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带来的优越感。而今,转型中的我们必须面临各种选择。也许,我们还能站在讲台上,但我们可能不得不放下原有的专业,选择新的专业。也许,我们将不能再站在讲台上,而必须去从事诸如楼道管理员、卫生员等职业。但不论将来的选择是什么,服务学校的宗旨不变,所以,我们工作的态度不能变,健康向上的行为不能变,积极进取的人生方向不能变。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创造和奉献。只要真诚服务于学校,不论是站在讲台上手拿粉笔还是走在走廊上手拿笤帚,意义都是一样的。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现阶段我校的教师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有了正确的三观做指导,我们才可能塑造良好的三德,做个优秀公民、职工、家人。在全国上下“创先争优”活动中,人们发现了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人。他们堪称是公德达人、道德达人、美德达人。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感化着我们。即便是在我们学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员工。他们爱岗敬业、文明礼让、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们的校园整洁、漂亮,这是因为校园内的大多数人都爱护公物,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即使偶尔有些不太文雅的行为表现时,也有爱岗敬业的保洁员及时为之清理。说到那些保洁员们,我们总能想到他们和善的笑脸和干净的校园。他们的热情和干劲不正证明了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吗?不是正式职工的他们尚能如此,作为学校正统成员的我们不是更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吗?不是更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工作与生活吗? 也许,我们自小的教育开始就有意识地塑造着比较良好的社会公德;为了未来,我们也自律地塑造着比较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家人,我们往往也容易更加苛刻地对待自己的家人。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家人身上得到什么,而很少想到我们应该给予家人些什么。家人永远躲在我们的身后。他们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更应该珍视他们。 我的父母总是默默地支持我。从小的学习,到现在的工作与生活,我们总是为我做大大小小、力所能及的事,让我安心做我自己的事。而今,我却为他们做的甚少。从与公公婆婆的相处中,虽然长久以来,我都努力学着成熟,哪怕委屈也从不顶撞,但牢骚太多、抱怨太多,还是做得不够大度、不够宽容。所以,自己还是应该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
“三观三德”是一盏指引人前进与成长的明灯。通过“三观三德”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自查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更好地帮助自己认识形势并与时俱进。人生路漫漫,我们要时刻谨记“三观三德”的教育,踏实、稳健地走好每一步,为自己的人生填充丰富的色彩。
三德、三义、三观的杨善洲最近,一位“不像官”的官频频出现各大网站上,不是“普通人”的普通人频繁出现在人们口中,当然,他还会继续平凡的出现在人们心中。
他的“为官史”为我们阐述着三德的基本标准: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看似简单标准,实事求是、真心真意可以做到的没几个。
他的“勤劳的一生”为我们描绘着三义的真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熟的不能再熟的字眼,写过千遍万遍的话语,有谁能常停在心间呢?老话新体验,希望大家会有所感悟!
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谱写了三观的价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杨善洲从政治思想、执行决定、生产工作、改革创新、遵纪守法、维护团结、服务群众、参与决策、道德修养、移风易俗的十个方面为大家展现着一名先进性党员的“十好”。
加强“三观”“三德”教育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实行商业化运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我厂各项改革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根据在检修维护、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上的新变化,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实践证明:加强“三观”“三德”教育是一种有效手段。 一.“三观”“三德”的内涵
“三观”“三德”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具体来讲,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论,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道德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自己怎样活着才算有价值、有意义的基本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通过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打牢思想认识基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断改造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塌实作好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爱憎分明。具体表现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国、爱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不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大力加强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礼貌待人、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等文明修养;坚决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住各种考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更换,利益关系调整,只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才能抵制住各种诱惑,规范自己的言行,防止走入误区。具体到我厂表现在: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献身电业,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联系实际,重实效,讲质量,高标准管好设备。
二.加强“三观”“三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理,符合知识经济的新潮流;加强“三观”“三德”教育,文明素质与技术素质一齐抓,建立学习创新型组织,需要终身学习。
根据教培中心QC小组去年三月份随即抽样和问卷调查结果测算:文明素质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对经济效益的贡献率为49%,每年可创造1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加强“三观”“三德”教育,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对企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可限量的,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值更是巨大,是企业唯一可以长期保持的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认识,进一步加强“三观”“三德”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增强职工文明意识,努力培育一支“四有”职工队伍,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三观”“三德”教育,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素质。如果没有一个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在工作上就会消极被动,纪律不严,作风不硬;在日常生活中,就难以明辨是非,上当受骗,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只有进一步提高思想素质,才能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时刻保持清醒的进取心,增强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力量。 2.目前面临形势的需要。
最近,省样板企业验收专家组对我厂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肯定,同时指出:经济责任制考核中,90%以罚为主,而奖励太少,文明卫生还存在死角,说明职工的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以罚代管,消极被动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极少数人缺乏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个别人缺少上进心,目光短浅,缺少远大理想抱负,认不清形势的严峻挑战,缺少压力感、危机感,表现在工作上,纪律不严,作风不硬, 遇事推拖,干事松垮。比如,有人发现没水喝时,多次只将水桶拔下放在引水机上,而不主动换水;作为检修人员,只喜欢传达任务和运行电话通知,而不积极去现场检修。
加强“三观”“三德”教育,由以罚代管向自主管理过渡,才能在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激发干好本职工作的热情,促进“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发扬光大,达到工作作风上有明显改变,法制纪律上有明显增强,政治觉悟上有明显进步。
截止目前,我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省一流发电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和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先进以及全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这些荣誉和称号凝聚着干部职工的汗水和心血,加强“三观”“三德”教育,正是对上述成果的巩固和发展。
三.搞好“三观”“三德”教育的方法步骤
首先,要以教育为先导。针对在工作岗位、社会、家庭三个领域经常遇到的思想道德问题,通过举办各种学习班,采取正面理想道德灌输教育与循循善诱的引导相结合,自我
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何谓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习近平同志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正确的世界观,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习近平在讲话中,对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作了详细阐述,对
指导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创造科学发展业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思想性,为领导干部如何“做人、做官、做事”明确了方向。
“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就共产党人如何看待人生、权力、事业,如何立身、用权、做事,作了系统的回答。“三观”是对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的思想观念的概括浓缩,世界观标举人生指南,权力观揭示权力本质,事业观蕴含施政方向,相互联系,融为一体。 深入理解“三观”,其思想脉络中,其实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领导干部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人民谋幸福。干部权力源于人民,权力使用和运行也要服务人民。共产党人的事业,只能是为了广大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事业。也就是说,要为人民利益奋斗终生、 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为人民努力干事创业。“三观”,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映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理念。
“三观”的提出,也很有现实针对性。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人民群众态度冷漠,行为恶劣。从思想根源上,就是一些人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脱离了“人民”这个本位,理想信念丧失,人生价值迷失,公仆位置颠倒。在他们看来,权势显赫、富甲一方等是人生理想,权力是谋取私利的最好工具,工程项目是升官发财的阶梯。这样的思想倾向,不仅使少数党员干部日益脱离人民群众,也使其施政行为偏离了科学发展轨道,带来严重的发展问题和社会影响。如何用包括“三观”在内的正确观念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政治道德,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课题。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临种种机遇和挑战,如何继续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期待,干出一番让人民满意、使人民幸福的事业?这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用毕生精力和奋斗来做出回答的重大问题。
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事业观上陷入误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共产党人事业观,淡薄个人名利,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事业的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奋斗和追求。
事业观,说到底是思想认识问题。笔者相信,只要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认识根源上下功夫,更多领导干部的事业观将会得以端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0d59840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