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喻和比喻

2022-04-22 12:02:3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隐喻和比喻》,欢迎阅读!
隐喻,比喻


浅谈隐喻和比喻



隐喻,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概所有文化财富都与隐喻有关。新疆岩画中极为夸张的生殖器官,是否隐喻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呢?埃及金字塔是否隐喻着一种数学物理、生物、几何以至天文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深奥的思想呢?《圣经》里的“屋顶在上,地板在下”、《周易》里的“天尊地卑”和太极图阴阳小鱼、原子结构、宇宙天体等等,不必一一列举,我们完全可以说,越是高深的文化,越和隐喻休戚相关,没有隐喻思维,就没有这些文化成就,没有隐喻思维,就不能掌握这些成就。

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善于隐喻。

《论语》中的隐喻比比皆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涂也”——因材施教原理的愤激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问要精益求精。“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指玉加工由粗到细的几道工序,所隐喻的基本原理是“循序渐进、不断上进”。

诸子百家善于取譬,多有寓言,人所共知。

毛泽东善用隐喻。“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反动派你不打他就不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的革命力量可以迅速发展壮大。“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主观主义都缺乏实际基础,缺乏内在思想,只会空喊。

艺术家运用隐喻,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生动无比。

诗人用隐喻把心意写的含蓄有味。“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再如陶渊明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景依依以将入,鸟倦飞而知还。”更有《桃花源记》。左思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白的《蜀道难》,这些都是隐喻的杰作。“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又能激起人们多么复杂、多么丰富的联想。

几位画家聚会,有人提议用“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作画,多为青山红花,直接表达,尽用技法,而其中夺魁的一幅为春水靓女,巧妙运用了隐喻思维,使画面韵味十足,意韵显然高出一筹。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大概就是其中隐喻社会社会、人生、文化等丰富而深邃的意义吧。美术、雕塑等重在“神”似,这个“神”多是隐喻的结晶。

音乐电影是更具有隐喻性的艺术品。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蓝色多瑙河》、《命运》,随便举出一支什么曲子,大约很难见到不用隐喻就能表达,不用隐喻就能理解的。

善于运用隐喻思维是一种层次极高的表现。

战国时期的邹忌就因此而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私房中的儿女情话联想到治国大略,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明白,一年功夫使齐国威服四方。








史书对他的隐喻思想的最精彩描述还是另一次。

邹忌当了齐国宰相,淳于髡心里很不服气,带了几个学生去见他,说:“做儿子的不离开父亲,做妻子的不离开丈夫,对不对?”邹忌说:“对!我做臣子的不敢离开君主。”又问:“车轮是圆的,水是往下流的,是不是?”“是!方的不能转动,河水不能倒流,我不敢不顺着民情,亲近万民。”“貂皮破了,不能用狗皮补,对吗?”“对!我绝对不让小人占据高位。”“造车必须算准尺寸,弹琴必须定准高低,对不对?”“对!我一定注意法令,整顿纪律。”

两人斗智斗勇,唇枪舌剑,这种思维水平,绝非凡人可与之相提并论的。这方面最高深的表现还在孔子和老子。

孔子带领学生向老子问道。老子闭目打坐,见孔子来,微微睁开眼,张嘴指一指里面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孔子答:“全没有了。”老子又问:“舌头呢?”“完好如初。”老子一闭眼,孔子施礼而退。学生们很奇怪,这问的什么道?孔子解释道:“坚硬的早早化为乌有,柔软的却更坚固,刚柔互相转变,这是多么深刻伟大的思想呀!”

隐喻是一种联想思维,即抓住事物间相似的特征,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达到由此即彼、见微知著,以简达繁的表达效果,把抽象深奥的思想讲的形象明白,把难以言状的的感受讲的微妙可感,把简单的事物形象形容的丰富曲折、境界开阔,令人浮想连翩,它确实是一种档次极高的思维艺术。善于运用隐喻思维,表明能够广泛联系,大跨度跳跃驰骋,是一种不同凡俗的能力。

下面谈谈比喻语言的三部曲。

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首先作为语言,它表现出思维形式——联想和重要特征,是远古人类思维方式探讨与总结后的结晶。其次,它被文学家定名之后,不断地被姊妹艺术如绘画、造型、舞蹈、电影等不断挖掘它的深层的内涵,乃至社会科学秘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都成为表达其思想的最佳代用品。

我国从《诗经》的六义中已明确提出“比”的手法,狭义的比即比喻。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发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将理玉之事联想到诗歌,反馈给人们。诸子百家常用寓言来谈政治。刘勰取诸子善喻的传统写成的《文心雕龙》,使我们今天对他的文艺主张“只能意会”者为多。李白更是看穿比喻与想象的鱼水关系,大胆奇特的显示比喻的绚丽色彩。至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始为比喻定名,比喻的艺术仿佛璞石,倍经雕刻而成为文学语言的传世之宝。

比喻的第一阶段,是化抽象为具体的造句方式。古人对喻体的采撷,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而被寄托的本体又从天地回到自我,用视觉功能很强的具体事物,来比附主观色彩很强的抽象事物。

比喻的第二层次,是由造句上升为表达方式。博喻、反喻、逆喻、例喻、互喻、引喻的产生,是人们对比喻语言的更丰富的探讨。当比喻被记叙文之外的文体所看重的时候,比喻就上升为说明或议论的某种方法。也就是说,常见的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中,如果列出细格,我们都能从中发现比喻曾涉足其中。

比喻的第三层次,是走出文学,走向艺术。不用语言,而用色彩、线条、








节奏、动作、音韵为载体来表达的其它艺术,把比喻推向一个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从明喻到暗喻,喻词可以或缺;从暗喻到借喻,使比喻卸去了沉重的本体负担,而压缩为最短的语态形式:用一个名词来完成比喻的这种功能使它有了跨向界外的活泼,可以说,这正是比喻的伟大功能。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3 6465

汪霞红、任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0650168ccbff121dc36831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