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措施

2023-02-09 00:05: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措施》,欢迎阅读!
养成,良好,培养,习惯,措施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措施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特别是中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成绩的提升也会自然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升的。中学生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诸如多方面都没有形成,很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较容易铲除,故对于这局部刚步入校门不很长的孩子,在对他们实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要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大体的养成纲领上,和自己对于小课题的研究实践中,我认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要符合以下几点: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实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教室走廊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红歌或誓词,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按时交上,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增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 使家庭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中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四、 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我们能够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广播站、班队会对学生实行养成教育培训,对学生实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相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协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水平。通过培训,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向困难低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展开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即时对中学生养成教育实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动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动学生自我控制水平的增强,提升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都要实行 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都要实行演讲的评比,树立典


型;展开“争当升旗手”“争当护旗手”,通过评比和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当前,我在班级内研究并实施展开的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与研究活动——学生物品管理及刚刚展开的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中,我发现,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靠外在驱使动力,就是班主任老师的严格管理即他律,在教师的强化教育下,数学生基本能做到,一旦老师管理不严格,学生习惯培养就会不彻底,半途而废。比方有时忘记要求课前准备怎么做或下课后不提醒,很多学生就把之前老师的要求抛在了脑后,不做任何物品整理,就下课上厕所或在教室里做其他事情了,课桌上书本作业横七竖八的摆在上面无人问津,就连自己坐得杌子歪歪斜斜挡在自己走道上,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或别人绊倒,他都视而不见。这充分说明,初期的行为习惯培养要靠教师或班干部的严格要求、持续提醒督促下,学生才能基本做到。在养成的内容上,我们教师也应该列出一些项目,作为监督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则: 一、学习上实行养成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保证学习上的良好秩序是任何学校都必须做到的,否则,学习任务的完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学阶段是学生有学习任务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也是完成中学的学习任务所必须的。我们从“学习用品摆放、上课、书写及其它”四个方面来落实学习上讲秩序。

二、活动中实行养成教育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学生“德”的意识的形成,是通过他们在活动和交往中持续修正其行为,从而持续地获得相关的体验逐步形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学阶段除了基本的学习活动外,其他活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其实,除了学习活动,其他活动实质上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主要缩影,让学生在这些看似简单实质上意义重大的活动中扮演好角色,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让学生的人格核中积淀优秀的元素,这才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真正打好基础。

三、生活中实行养成教育 “德性”在生活中表达,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小事中表达。校园中的学生生活都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细点,积累生活就是要从校园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受用终身。我校从“用水、吃饭、上厕所及其它”四个方面来要求学生讲秩

四、让学生自觉地相互评价,使他律向自律转换 让要求在学生的行为中表达,并持之以恒,是我们的最终期望,也是研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互评价、影响是使要求变成行为的十分重要的强化因素,准确的影响起正强化作用,否则,只能起负作用。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就是要全体学生都认同要求,接受要求,趋同于要求,并首先在集体中按照要求去做。通过长期的集体教育影响,使学生达到独处时也能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从而实现他律向自律转换,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成长成材,最终承担起社会家庭责任。

五、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语言表现。

包括回答下列问题声调值、沉稳度、艺术性。是否全面准确,课间活动中语言卫生等。 六、学生在校生活中的课余行为表现。

包括活动形式、喜好 、表现方法、协作精神、客人接待技巧等。 七、学生在校生活中参加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

包括:参加升旗仪式、集合、集体演讲、校园实践劳动。学生在校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惯的形成。

养成教育的功夫不但在细微处见精神,更在于鲜明主题的牵引力量上,确定适合于相对应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主题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着力点。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相联系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养成教育一定会有更好的视角、更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手段,剩下的就只有持之以恒地实践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90338e6e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