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寄生虫学名解》,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
1.共栖: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1’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这种
现象称为共栖。1’(如鱼印 鱼与海中大型鱼类的关系)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称为互利共生。此种现象称互利共生。
(如海葵各海螺与寄居蟹的关系)
3.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1’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1’
4.寄生物:在寄生关系中受益者为寄生物,寄生虫、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已
放弃了自由生活方式,而暂时或永久地寄生于人或动物、植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得营养,赖以生存,这类过寄生生活的生物统称为寄生物(如蛔虫)。 5.宿主:在寄生关系中受害者为宿主。
6.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1’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寄生虫生活史。1’ 7.土源性蠕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2’(如蛔虫、钩虫)
8.生物源性蠕虫: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才
能感染人体。2’(如血吸虫、丝虫等)
9.专性寄生虫:指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否则就不能生存的寄
生虫。(如疟原虫、钩虫等)
10.兼性寄生虫:指主要在外界营自由生活,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侵入宿主过寄生生活的寄
生虫。(如粪类圆线虫)
11.体内寄生虫:系指寄生于宿主体内器官,如消化道、肝脏、肺脏和膀胱等,或组织细
胞内的寄生虫。(蛲虫寄生于肠道、旋毛虫寄生于横纹肌内等)
12.体外寄生:主要指一些昆虫,如蚊,白蛉、蚤、虱等)它们刺吸血液时与宿主体表接
触,吸血后便离开。体外寄生虫也可称暂时性寄生虫。
13.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1’当宿主
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1’.(如肺孢子虫、刚地弓形虫等)
14.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1’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1’(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
并在人体内产卵,故人是血吸虫的终末宿主)
15.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1’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1’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
虫,其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如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某些种类的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某些淡水鱼)
16.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0.5’,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0.5’。后者在一
定的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1’。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如华支睾吸虫的成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猫,猫即为该虫的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17.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至成虫,0.5’’但能存活并长
期维持幼虫状态0.5’。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其正常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0.5’。此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0.5’(如卫氏并殖吸虫的正常宿主是人和犬等动物而野猪是非正常宿主,因童虫侵入野猪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仅维持在幼虫状态。如适宜的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此种幼虫野猪肉,则童虫即可在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因此野猪为该虫的转续宿主。)
18.免疫逃避: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后,有些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而继
续生存1’,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1’
1
19.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感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主要表现
为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1’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1’
20.带虫免疫:人类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1’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
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称为带虫免疫。1’
21.免疫应答:指宿主对特异的寄生虫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包括抗原的处理与呈递,
T细胞的激活和淋巴因子的产生,以及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
22.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这些人称带虫者1’。
广义上带虫者包括人和动物,由于带虫者能传播病原体,因此在流行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3.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1’,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
获病菌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1’ (如肺孢子虫、刚地弓形虫等)
24.幼虫移行症:是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1’,但这些幼虫
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1’(如犬弓首线虫)
25.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为异
位寄生。1’例如血吸虫重度感染时,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此为异位寄生。1’
26.异位损害:寄生虫在非正常寄生部位寄生所造成的损害称异位损害。1’例如异位寄生
的成虫产出的虫卵沉积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也可引起虫卵肉芽肿反应,由此造成的损害称异位损害。1’
27.传染源: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1’,包括病人,带虫者
和保虫宿主。1’(如丝虫的微丝蚴和很多的蠕虫有受精卵或含幼卵)
28.传播途径: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0.5’借助于某些传播因素,0.5’进入另一宿主的全
过程。1’
29.土源性线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蠕虫。2’(如蛔虫、钩虫)
30.生物源性线虫: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才
能感染人体。2’(如血吸虫、丝虫等)
31.易感者:是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人
体对寄生虫感染多属带虫免疫,未经感染的人因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成为易感者。
32.自然疫源地: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为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33.蛔虫卵:由蛔虫寄生人体而排出的虫卵,棕黄色,其大约60X42um有受精卵和未受
精卵之分。。椭圆形、卵壳较厚、由外向内为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卵壳外常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只有受精卵才能在外界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感染性虫卵。
34.蛔虫病:由蛔虫寄生人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肺部的炎症、哮喘等,成虫引起营
养不良腹痛、腹胀等而且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胰腺炎或蛔虫性阑尾炎等。
35.蛲虫病:由蛲虫寄生于小肠末端、肓肠和结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引引起幼儿肛
门瘙痒,皮肤搔破可继发炎症。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消瘦等。
小时)所以检查的虫卵大都是含蚴卵同时具有感染性。
36.生殖营养周期、经卵传递、不全变态;疟疾发作、再燃;
2
37.迁延移行:十二指肠钩虫幼虫进入人体后发育速度有很大的差别,部分幼虫在进入小
肠前,可以“暂停发育”1’状态滞留于组织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入肠腔发育,这种现象称为迁延移行1’。
38.异嗜症:钩虫感染后少数患者表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食泥土、碎纸、1’破布等异
常嗜好此种现象称为异嗜症。1’
39.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1’微丝蚴在外周
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1’
40.象皮肿:因丝虫寄生引起淋巴管扩张、水肿、破坏了淋巴管瓣膜,淋巴液回流障碍及
淋巴液滞留于皮下组织。1’因淋巴液的蛋白质量较高,可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增厚,变粗变硬而形成象皮肿。1’
41.寄生虫感染: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内后如果能够定居、生存与繁殖而建立感染,但宿主
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此时称为寄生虫感染。无症状感染的人类宿主称为带虫者。0.5’如钩虫感染者有时可无临床症状。0.5’
42.夏科—雷登晶体:为无色透明棱形体,是嗜酸性细胞死亡崩解后的代谢产物1’。在粪
便或痰液标本查见该物体可说明其感染了寄生虫0.5’。如痢疾内阿米巴的粪便标本和肺吸虫的痰液标本中可见0.5’。
43.分泌排泄抗原:又称代谢抗原0.5’。此类抗原源于虫体的分泌排泄物,蜕皮液以及溶解的虫体等,存在于寄生部位的宿主分泌排泄物中,或循环血液中1’。如血吸虫虫卵的分泌排泄抗原参于组织肉芽肿的形成,对宿主造成免疫病理性损伤0.5’。
44.疟疾再燃:疟疾初次发作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1’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
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再燃。1’
45. 变态: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1’它经历从外部形态、
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及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此过程称为变态。1’
46. 疟疾复发:疟疾初次发作后红内期疟原虫经药物治疗或免疫作用而被消除后由于红外
期休眠体发育增殖的裂殖子重新侵入红细胞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疟疾发作,则称为疟疾复发。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fc9caf751e79b896902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