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2.7《白居易诗四首》课前预习(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欢迎阅读!
第二单元 唐诗之旅(下)
基本阅读 7 白居易诗四首
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朱绂(fú) 紫绶(shòu) 脍(kuài) 酒酣(hān) ....衢州(qú) 敛(liǎn) 京畿(jī) 敕牒(chì dié) .....醅(péi) .
2.理解词义
轻肥:轻裘肥马,指豪华生活。
八珍:八种精美的食品,指各种精美罕见的食品。 几多时:意指时间短促。 申破:奏明(皇帝)。
考课:对官员考评定级,以定升降。 京畿:京城周边地区。 敕牒:皇帝的诏书。
绿蚁:新酿的米酒,面上浮着细小如蚁的酒渣,微呈绿色,故称“绿蚁”。 醅:酿造。 二、文学常识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
白居易自幼聪慧,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
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 三、经典句段
白居易诗歌名句辑录:
日出江花红胜火,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以上选自《长恨歌》)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以上选自《钱塘湖行》)
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以上选自《琵琶行》)
问题导读
1.联系学过的白居易的诗歌,再查找有关资料,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创作成就。 提示:略(可利用网上资料。)
2.《花非花》这首诗的主题历来有争议,你怎么看呢?
提示:这首诗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白居易自编集时,将此诗编入“感伤”部分。这部分中另有两首诗与此诗情调极为接近,一为《真娘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惟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首是《简简吟》,其中有两句:“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辙,音情逼真,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这也可能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意思吧?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晚年家庭迭遭变故,对其打击颇大,再加上其病眼几至失明,故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3.根据诗歌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杜陵叟》这首诗划分为几个层次? 提示:第一层(1—7句):写出灾情的严重。第二层(8—11句):写出官吏们的可恶表现和百姓们的困难处境。第三层(12—15句):写诗人难以抑制愤怒之情,改用第一人称,痛斥。第四层(16—23句):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令免税。
4.白居易的《轻肥》与《卖炭翁》一样,都是对上层统治者罪恶的揭露。请分析两诗在语言及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提示:语言方面,相同的是二诗均充满了感情,作者以赋体直陈事实。不同的是《轻肥》诗中律句多,对偶句多,而《卖炭翁》间有散句和口语词句。手法方面,相同的是二诗都用赋体,叙述详细,描绘逼真。不同的是《轻肥》主题明显但不明说,对人物神态描写相当传神,如“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写宦官的骄横之状。《卖炭翁》全诗采用了对比方法,开始小序中即提示主题,从“苦宫市也”略可一见;诗中对卖炭翁的外貌有描写,还写了卖炭翁的心理,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对比手法,如“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绡一丈绫”,这些价值不等的对比,表现了宫市的残酷掠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f8e8f31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