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读后感

2022-08-20 00:04: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教学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教学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

虽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开宗明义地指出该书的目的是阐述“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但是它的内容却不仅仅只涉及教学方法,全书内容丰富,已具有普通教育学的性质。除《前言》、《致意读者》等部分外,该书共计33章。第1章至第7章概述了人生和教育的目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第8章至14章说明了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突出了设立新式学校的基本原理——遵循自然;第15章到第25章阐述了新式教学理论提出了教与学的一般原则以及各科的教学法;第26章论述了学校纪律的作用和意义;第27章至第31章,提出了学校制度以及各类学校的基本构想;最后两章,夸美纽斯叙述了实现其教育理想应当具备的条件及各界人士支持教育改革的呼吁。



(一)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1章可看作是全书的绪论或引言。夸美纽斯开宗明义地断言,“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这反映了它的人文义思想和对人的价值的深刻认识,他驱散了中世纪原罪论的阴影,歌颂了生命的意义。这是夸美纽斯全部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之一。开篇发出此声呐喊后,夸美纽斯紧接着表达了他对“一切教育人的人”的殷切希望,希望他们能清楚认识到人的价值与尊严,充满对人的`尊重与信任,从而“使他们能去领略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使他们能用尽方法去图他们神性的完全实现。”

234章中,夸美纽斯从人生的目的出发探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以《圣经》的《创世纪》和传统的神学的目的论为基础,夸美纽斯指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或住所都有三重。即母亲的子宫、世上和天堂。从第一重到第二重,他所经由的是诞生,从第二重到第三重他所经由的是死亡与复活。到第三重,他便不再动了,永远


歇在那儿。”这个观点虽然对旧思想有所沿袭,但却比中世纪的人生观前进了一大步。中世纪的基督教会提倡舍弃今生幸福、经受虐待折磨,以期死后进入天堂,将希望完全寄托于来世。而夸美纽斯则主张热爱生命,珍惜今生的幸福,充分利用现实的人生,这才是最好的为永生做准备。为达到这一人生目的,人必须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从而提出为永生预备的三个阶段:“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归于万物之源的上帝。”与此同时,他用人生的目标论证教育的目的,认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我们就是相应的在向我们的终极目标前进”,进而提出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博学、德行或恰当的道德、宗教或虔信(某种程度上我们将其该书为智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

567章论述了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夸美纽斯充分信任人的能力,认为人的认识是能够获得关于万物的知识的,因为“我们的心理不独攫取较近的食物,而且也攫取遥远的事物,不论是空间上的遥远,或者时间上的遥远;它能客服困难,发现隐匿,揭穿遮蔽,疲精劳神干考究奇秘难究的事物;它的力量是这么没有限度,没有边际。”他同时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人身上的,受教育从而认识事物,培养德行都是可能的,但所有这些都应该从祈祷、教育、行动中去取得。只有受到恰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他列举出当时已发现的狼孩的事例,说明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否则就可能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他指出,因为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在较弱的时候容易屈服,易于形成,这层道理对于人类本身也是适用的,所以教育及早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并以树苗生长、羊毛染色、木箍弯曲等事例加以论证,说明“在一个人身上,头一次的印象是黏附得非常坚实的,只有奇迹才能消灭它们。所以最谨慎的办法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去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从而强调了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f350ac7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c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