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赏析

2022-12-06 15:04: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孔雀东南飞》赏析》,欢迎阅读!
孔雀东南飞,赏析
浅谈《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赏析



秦汉时期的诗赋,是一项奇迹,它们还没有后来时代的雕饰,纯朴且彰显真性情。我最喜爱一首的便是那千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

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所谓“乐府”,原是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机关的名称,它最初始于秦代,汉初惠帝时,就设有“乐府令”的官名,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更正式的设置了“乐府”官署。“乐府”主要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这也成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孔雀东南飞》记叙了东汉末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因遭婆婆不满而被赶回娘家,但夫妻情深发誓永不分离,后刘兰芝因受到母亲和哥哥的逼迫而改嫁,两人被逼无奈相约赴死,刘兰芝最终投水,而焦仲卿也随之上吊自杀这样一个悲情的故事。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杰出的长篇五言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叙事诗,是我国古乐府民歌代表作之一.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壁”

全诗共三百五十七句,计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小序十句,计五十三字,作者不,大约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此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收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

开头的小序为徐陵所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同时还概括地介绍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使读者读过小序,就可了解全诗的脉络,体会到故事的悲剧色彩。



就我的浅薄之见,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流传至今,千百年来吸引了许多读者,其动人的魅力主要表现在:



一、情节波澜曲折,跌宕起伏.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热情讴歌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本诗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要赶其回家.第二部分(从“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在矛盾冲突中,仲卿希望能够缓解矛盾,于是百般求告,但矛盾不仅未得到丝毫缓解,反遭母亲搥床痛骂.仲卿迫于无奈,只得让兰芝暂回家门。话别之时,两人相约誓不相负.第三部分(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兰芝回家后,母亲见到不请自归的女儿,十分震惊,后经


兰芝解释,这才谅解。但不久,县令、太守相继为儿子求婚,兰芝不为所动,一一回绝。但其兄为了攀结权贵,步步相逼,这样使矛盾进一步激化。第四部分(“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兰芝被迫之下选择允婚,其实已作了以死抗争的打算.仲卿闻讯,责问兰芝,兰芝道出真情,许下诺言,并约定黄泉相见。结婚当晚兰芝投河自尽,仲卿听后也吊死树下.他们以死抗争的方式将矛盾推向了最高峰。第五部分(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最后两家求得合葬,葬后两人双双化鸟,告诫世人。

二、对人物的刻画形象到位、个性鲜明。 这首诗以朴素生动的个性化语言,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鲜明生动地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首先,作者通过具有不同个性的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女主人公刘兰芝在对焦仲卿、焦母、小姑、母亲和哥哥讲话时的语气态度各不相同,均可体现出她身上所具有的多种人物性格。开篇,在面对焦母的百般刁难,刘兰芝说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样的话,体现出她的不卑不亢、自尊自爱。而在辞别时,她对小姑的叮咛又体现出她的善良与温柔。离别时她对丈夫说“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面对改嫁她说“今日为情义,恐此事非奇",当一切终成定局,她含泪诀别“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每一句话都体现出一个女子的忠贞与专一,她愿意为爱情牺牲、为尊严牺牲,外柔内刚,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男主人公焦仲卿的形象也从他的语言中脱显出来。从焦仲卿与其母的对话“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可看出,他为人十分谦虚且忠厚老实。但从他让妻子暂且回娘家的话语中我们又发现,焦仲卿虽爱妻却有些懦弱。但他的执着依然感人至深。“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的誓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爱情而最终走向叛逆道路的男儿。故事中,焦母的形象也是十分鲜明的,从她怒斥刘兰芝、追打焦仲卿到最后流着泪依然劝儿子他娶的几次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蛮横无理、独断专行的封建家长形象.而在刘兰芝的家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恶势力,刘兰芝哥哥的话语虽只有一句,“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期望与何云?”就足以体现出他的势利小人形象。 其次,除去语言之外,文中的多处细节描写也帮助着整篇文章的情感内容的体现。在描写夫妻相见时,“哽咽不能语”“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等细节体现出二人情深似海.“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一句中,更是借马来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悲伤.兰芝“严妆”一段则是使采用了铺排的方法,首句写时间,总领下文。接着写她穿戴之认真,每穿戴一件衣饰都要更换四五次,写她刻意修饰自己。接着写其足、头、腰、耳、指、口,最后写步态,动作的细致描写更是将刘兰芝的伤心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一段既正面为读者刻画了一个美丽贤淑的女子形象,也暗示了兰芝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使读者感到扼杀这一美丽形象的封建家长制的野蛮和冷酷,加深诗歌的思想内涵。

再次,在最后写刘兰芝自杀时,还运用到了环境描写。“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四句话,写出了当时环境的萧条落寞,烘托出刘兰芝自杀时心情的悲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f1a18c262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4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