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婀娜”小考》,欢迎阅读!
“婀娜”小考
婀娜,有轻盈柔美之意。例如: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唐張文成《游仙窟》:“華容婀娜,天上無儔;玉體逶迤,人間少匹。”《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有一力士,手捉金杖一擬,四十萬眾人馬俱倒,手腳繚戾,腰髖婀娜,狀似醉容。頭腦陂峨,不復得起。”
不妨去掉“女”旁,先看“阿”“那”二字。
阿,大的丘陵。《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又有“山边,水边”的意思。如:《穆天子传》:“天子猎于鈃山之西阿。”注:“阿,山陂也。”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注:“阿,水崖也。”阿,在古代也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名称。如:《列子·周穆王》:“设笄珥,衣阿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被阿锡。”裴駰集解:“阿,细缯也;锡,布也。”阿,也有“曲处,曲隅”之意。如:《淮南子·本经》:“乔枝菱阿。”注:“阿,曲屋。”《文选·班固〈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李善注:“阿,庭之曲也。”用以形容庭台楼阁的曲折逶迤;阿,由此引申有“曲从;迎合”的意思。如:《国语·吴》:“勾践愿诸大夫言之,皆以情告,无阿孤。”《孟子·公孙丑上》:“污,不至阿所好。”《吕氏春秋·长见》:“阿郑君之心。”
以“阿”修饰山坡的斜度,河水的曲折,又由于“阿”的“柔软细致”“曲折逶迤”“迎合”之意,让人联想到女性外貌的柔美以及心思的细腻,所以多用以形容女性的柔美。如:《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传:“阿然美貌。”又如:“阿保”一词,指古代教育抚养贵族子女的妇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
后“阿”加上“女”旁为“婀”,以强调修饰女性。“婀”,亦作“娿”“妸”“婐”。婐,女侍。如:《孟子·尽心下》:“二女婐。”赵歧注:“果,侍也。”《说文》引作“婐”。
那,有“多”意。如:《诗·小雅·桑扈》:“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又有“美好”的意思。如:《国语·楚语上》:“使富都那竖赞焉。”韦昭注:“富,富于容貌。都,闲也。那,美也。竖,未冠者也。”那,也有“安闲”之意。如《诗·小雅·鱼藻》:“有那其居。”。“那”,又寄音给“挪”,如:那行,移步前行。同挪行。如: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四:“百官如殿门,阁门輙促之曰:‘那行!’”注:“那,音糯”。
“那”因为原本就有“美好、安闲”之意,极易使人联想到形容女性的外貌和神态,记音给“挪”,用以修饰女性移动脚步翩翩起舞时优美的姿态恰到好处,所以“那”加女旁为“娜”,突出形容女性,起强调作用。
“阿”与“那”组合成“阿那”,首先可以看作同义并列词,是两个着重修饰女性的形容词的重义组合,在并列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由两个单音形容词转变成为一个复音形容词,如:晋陆士衡(机)《拟青青河畔草》:“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其次,“阿那”之“那”保持了原来“多”的意思,但由于“阿那”的固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ec26734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