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2社会道德热点事件回眸》,欢迎阅读!
美与丑的交锋:2012社会道德热点事件回眸
2012年12月24日 16:07:1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12月24日电(记者聂建江)“毒胶囊”“虐童”“人体试验”„„过去的一年,道德失范事件一次次刺痛人们的心灵,有人惊呼“道德失守”“拯救道德”。然而“最美司机”“最美教师”“信义兄弟”等普通人身上散发出灿烂的道德光辉,让人们看到“天使仍在人间”。 2012:那些“负能量”与“正能量”
2012年11月,部分企业在白酒中添加塑化剂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消费者闻“酒”色变。“白酒塑化剂”风波未平,只养了40多天就上市销售的“速成鸡”再掀波澜。上半年,媒体披露部分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毒胶囊”„„这些消息引起社会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持续关注和追问:企业到底有没有道德底线?
不仅在经济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道德失范事件也屡屡发生。2012年8月,一科研机构对24名湖南儿童进行“黄金大米”人体试验的事情被揭露,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尽管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这起事件暴露出少数科研人员科学道德严重缺失。10月份,浙江温岭一名幼儿园女教师双手拎起孩子的耳朵拍照的“虐童”事件被曝光,引发社会愤怒。
但,同样是女教师,出生于1987年的甘肃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李成环在结婚1个月后,前往青海玉树为700多名孤儿送去棉鞋、电脑、书籍等物品,在返回的路上却不幸发生车祸罹难。李成环被媒体誉为“最美教师”。2012年5月29日,杭州客车司机吴斌拉载着24名乘客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前方飞来一块铁片,击穿车窗玻璃,击中了他的腹部,他忍痛将车停稳。乘客安全了,“最美司机”吴斌却因伤势过重而离世。7月21日北京暴雨中,150名农民工勇敢地救出被大水围困的人,事后其中的一位对记者说:“救人是人的本分和良心„„”
过去一年,这些被誉为“最美”的名字闪烁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在一次次地治疗着不良道德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创伤。 批评和赞美中日渐明晰的道德选择
既有“魔鬼”,也有“天使”,以此作出“道德沦丧”或者“道德升华”的论断都是片面的。如果我们跳出这些热点事件本身来回顾和观察,一种现象或许值得欣慰。
2012年8月,陕西延安发生一起36人遇难的交通事故,陕西省安监局局长在现场露出了极为不恰当的微笑,引发网民一致谴责,谴责继而演化为一次网络反腐,“微笑局长”最终被免职。而“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在互联网上,网民毫无例外地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钦佩,数千名社会各界人士赶到殡仪馆为这位英雄送行。兰州“最美教师”李成环去世后,兰州市政府为李成环的爱人安排了正式工作,这一“搞特殊”的做法并没有引起争议,网民赞扬说政府此举“很给力”。
回顾2012年每一件道德热点事件,全社会对丑的谴责、对美的赞扬全部立场鲜明、观点一致。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文轩认为,爱憎分明本身就是社会道德的进步,表明社会正越来越趋向于向往真善美、厌恶假丑恶。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单纯从现象来看,道德失范事件近年来暴露得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道德滑坡,相反,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对道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其次,社会对“负能量”的批评、对“正能量”的赞美使道德标准趋于明晰,逐步成熟的“道德舆论场”会让人们的行为趋善避恶。
道德建设探索“制度托底”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时。从整体看,社会的风气依然是积极向上,道德在国人心中有很重的分量。
2012年,一些地方政府在逐步探索,用制度保障为道德建设“托底”,免除道德实践行为的后顾之忧,这成为除舆论规范之外社会道德建设的有益尝试。
7月,《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提请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因为在抚恤发放和责任免除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避免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这部从政府规定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草案在第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广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一举措就是为了弘扬社会正义,鼓励见义勇为并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
11月,山东省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也旨在扬善惩恶、确立社会道德“风向标”。 研究者认为,社会道德是软性约束,一方面要靠社会对道德标准有高度的认同和践行,一方面要用制度建设来为道德事件行为“托底”,用制度保障来提升社会道德,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等,让好人有好报形成社会共识,营造“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e3856b84b35eefdc9d3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