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揭秘三通一达的老家桐庐》,欢迎阅读!
揭秘三通一达的老家桐庐(桐庐:杭州辖)
平均每分钟,就从鼠标里“迸”出9.8万个包裹。这是马云旗下的物流平台菜鸟网络发布的数据。2013年11月11日,仅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两个平台,交易额就超过350亿元,他们加起来的全天包裹量将超过1.5亿件。
背上这数亿个包裹的,是全国上百万的快递员。其中的近八成,由被称为“三通一达”的4家快递公司运送。有趣的是,这4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的老家——浙江桐庐县——这个仅有40万人口的县,《富春山居图》画的大多正是这里的景色。在快递业内,他们被称为“桐庐帮”。
爱恨淘宝
“太厉害了,交易量每个月都是百分之几百的增长!”
对于民营快递业来说,淘宝的出现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也最让人爱恨交织。淘宝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包裹量,还有随着它的成长带来的对快递的要求。
2007年,淘宝首次在流程单中打上物流的印记:卖家须输入单号才算发货成功。“这个操作改变了整个淘宝交易系统的流程。”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说。
有一段时间,在淘宝购物的人们对物流的抱怨和投诉都特别多。后来,淘宝在每个订单生成之后,都增加了一项“物流跟踪”,订单生成之后,消费者可以查到自己的货品流转到了哪家快递的哪个营业部,甚至哪位业务员手上。
不过,电商巨大业务量的诱惑实在难以抵抗,中通、申通、韵达也纷纷进入电子商务平台。
此前,快递企业以商务件为主,快递员只跑写字楼。在与电商合作后,网购件逐渐成为“三通一达”的主营业务,快递员的身影开始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各个小区里。如今,来自淘宝的业务在这4家公司能占到60%~80%。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已经稳居民营快递第一梯队的顺丰,对淘宝的依赖远不如“三通一达”,这也使其能在接下来持续的激烈价格战中相对悠然。
“谁先降价谁先死,谁不降价谁等死”,这句话在业内流传甚广。一家快递公司的副总裁则坦言,在连续两年业务量增长近100%的情况下,公司利润率却在下滑。
10月底的一天,快递员小李从早上八点半到中午,一共送了150件。在电梯里,他和顺丰快递员擦肩而过后,低声对记者说,“他每天就送二三十件。”
桐庐同根生
桐庐县夏塘村的村干部说,村里有650人,其中400多人在外做快递生意,留下来的50岁以下的中青年不到20人。
1993年,在杭州一家印染厂打工的夏塘村年轻人聂腾飞发现了一个好差事,和工友詹际盛做起了“代人出差”的生意。
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进出口贸易红火。外贸公司随即遇到了一个难题:报关单必须次日抵达港口,而EMS需要3天。于是,聂腾飞发现了商机,他每日凌晨坐火车从杭州去上海,詹际盛在火车站接货后送往市区各地。跑一单100元,除去来回车票30元,能赚70元。申通快递由此出世。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同时,在广东顺德,比聂腾飞小1岁的王卫也发现了“时间差”的生意,在深港间开展了相同的业务,公司起名“顺丰”。申通成立一年后,聂腾飞安排妻子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接替詹际盛的上海业务。詹际盛离开申通,创办天天快递。5年后,聂腾飞车祸去世。弟弟聂腾云离开申通,成立韵达快递。申通由陈小英兄妹接手。2012年,申通收购了天天快递,由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阳任董事长。
申通带动了桐庐人做快递的热情。2000年,陈德军的初中同学张小娟,劝丈夫创办圆通快递。两年后,与他们一同长大的赖梅松成立中通快递。
这些快递公司刚好赶上了中国飞一般的发展速度,物流成为多年来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
“三通一达”的成长更为显著。据2012年数据显示,他们4家达到全国快递业务量的55%。
2013年10月18日晚,在“申通快递20年”庆典上,随处可见桐庐籍快递人——加盟者已经超过5万人,员工逾15万人。
跟政策赛跑,跟老乡赛跑
桐庐人肯吃苦、能抱团。送件苦。坐火车时常没座,他们抱着货站一夜。直到2009年,新邮政法出台,他们才告别了黑户日子。此时,创业10多年后,申通才敢把“快递”一词加入公司名中。
很快,老乡们的“赛跑”就拉开了序幕。
加盟,是申通最先采用的有效“武器”。自上海、杭州、宁波之后,它迅速铺开了深圳、苏州、无锡等地的网点。加盟制的特点是网点除了向总部缴纳保证金、中转派送费和信封面单费以外,自担成本,自负盈亏,从上到下都是“老板”。
有趣的是,“双十一”前夜,马云在接受采访时说:“所有快递人员把爸爸妈妈、二姨等都拉出来做快递,这是了不起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而赖梅松认为,这要归功于加盟制度,“忙的时候,加盟商加钱,快递员就能带动全家一起送货。国企和直营就不行”。
之后进入的韵达、圆通、中通完全复制了申通模式。
自2010年起中通推行股份制,总部与网点员工都持有股份,形成利益共同体。赖海松说:“各方诸侯利益主体太多,每个人都要算自己的账,感觉到总部政策推行受到了阻力。”
不相往来,道路依然“相通”
同为“桐庐帮”,“三通一达”间的合作却不多。
“走出大山以后,他们相互之间是不沟通的,自己做自己的生意。”韵达一位高管如此评价。上海桐庐商会一位与这些老板都很熟稔的人士,则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来形容他们的关系。但不相往来,却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高度“相通”。
就连他们新的总部,也都在10多年后搬到了上海同一个地方。2010年左右,4家公司先后迁到上海青浦区,在大片的荒地上展开了“圈地运动”。
不只是对于总部地址的选择相同,从过去到现在,他们作出相似的商业选择。例如,现在这些以亲戚邻里为高管的桐庐快递们,开始同时高薪外聘人才,管理层“换血”。
2013年11月11日20时左右,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先后突破1000万元的业务量大关,各项数据几乎均比去年翻了一番。但电商的狂欢并没有让他们丧失警惕之心。
“根据美国的经验,最后留下来的大型快递企业不会超过5家。”坐在韵达总部的办公室里,一位桐庐籍的负责人说,“在国内,京东代表的电商算一家,顺丰算一家,中国邮政算一家,可能以后菜鸟网络也是一家„„‘三通一达’的机会不多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da68b407375a417866f8f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