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

2023-01-31 04:21: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欢迎阅读!
手稿,中人,经济学,解读,本质


解读《1844 经济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

摘要:马克思在《1844 经济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社会现实,但在批判的过程中,也蕴含着许多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实践是人的本质这一科学命题。《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酝酿着即将诞生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手稿》;人的本质;实践

所谓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其他存在而所以为人的特有属性。在马克思之前,各大哲学家眼中的人的本质都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由于他们错误的把人的部分属性当成人的本质,人便成为了抽象的人。一直到马克思才对人的本质有了新的发现。而新的发现预示了他将成为人类思想史上对人的本质做出科学界定的第一人。《手稿》便是记录了这一新发现的著作。因此,解析《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有利于了解马克思在思考人的本质问题时的思考过程,更有利于全面把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一、《手稿》孕育了科学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是随着他思想的发展而逐渐走向系统,走向科学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科学思想的萌发阶段。主要体现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过程中,深刻的指出实践是人的类本质这一科学命题,从而为下一阶段理论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其次是自我批判升华的阶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个人,强调现实的人社会的关系,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P.56)最后是科学概念形成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认为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从现实的人出发,再一次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论述,认为人的需要在于人的本性,并认为人的需要的发展使人的本质力量又一次得到证明同时充实了人的本质。这一认识深化了的人的本质的思想,指出了人类劳动的真正意义所在,而人正是在满足需要的劳动过程中推动生产的发展从而达到自身的发展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不断发展的历史



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贯彻统一成为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认识。最后一个阶段的表述是前两个阶段思想的概括。只有将三个阶段的思想统一起来才能构成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因此,从整个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形成过程来讲,有的学者评价《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性思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哲学策源地[1](P.33)

二、《手稿》中对人的本质思想的探索




《手稿》的写作初衷并不是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哲学而去专门论证人的本质问题的,而是马克思经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批判,借助于黑格尔的实践概念对人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一)人的本质是实践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2](P.46)他认为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它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2](P.45)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特殊的物种,首先它是一个普遍的、自由的存在。而人作为一种,人和动物虽然共同生活在自然界中,但两者是不同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2](P.46)而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于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2](P.46)人的意识和意志获得了自我和自由,所以人能够有意识地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生命,识和改造周围的世界。马克思在书中说:动物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如蜜蜂、海狸、蚂蚁等;动物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P.46-47)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种体现人的自我和自由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直接区别开来。”[2](P.46)所以,马克思认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P.46)其次,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一个对象中、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2](P.41)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劳动的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生产活动的本质是通过劳动加注于劳动产品上的,也就是说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本质力量;而劳动产品成为了人按自己的意志能动的对自然物进行加工后的物品,在这一过程中人获得了自然物并将自身的性质和规律对象化到了人身上。这样的活动使得人双重的获得,即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创造了劳动产品,又以这种力量去认识了自然界,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因此,如果说实践是人的本质,那么实践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马克思认为既然人以实践作为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那么,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2](P.45)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P.46)



(二)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不但是自然存在物,人也是社会存在物。人的实践本质规定了人的社会性,人在劳动实践中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



首先,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个人的存在是以别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手稿》




中,马克思写道:我们已经看到,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 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 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3](P.121)这也就是说,人是生活在与他人结成的普遍关系中的,个人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与人的联系是人的实践本质驱使的必然,而人与人的联系便形成社会所以,人和社会是一并存在和发展的,人和社会的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生产的关系,正向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3](P.121“) 生产是指人只有在社会中即只有在于他人的对照中才能证明自己,离开了社会,个人就无法发展;另一方面人创造了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社会,离开了个人,社会也就不存在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d6ce2d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2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