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七上一、木兰诗

2022-11-25 21:17: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遵义专版)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七上一、木兰诗》,欢迎阅读!
梳理,遵义,木兰,古诗文,上一


2017年遵义中考识梳理

年级()

一、木兰诗(遵义6年未考)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第一节写由织布声引出木兰的叹息,切入正题。诗歌运用比兴手法,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唧唧”声和“叹息”声相对应;“不闻”“惟闻”二句对偶。思什么?忆什么?设置悬念,引出后文“替父出征”这一主要事件。思、忆当指儿女情事,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木兰决定从军前的焦虑不安的心理活动。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第二节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表现木兰的深明大义,体现了她对父母的孝敬,前四句点出了木兰叹息的缘由——军情紧急,事关重大,矛盾尖锐。后四句写木兰当机立断;要替父出征,表现其果断、坚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第三节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前四句运用排比、互文,在叙事中强烈地烘托出木兰忙忙碌碌准备戎装的情景,真实地刻画出木兰的心情。后八句,反复咏叹,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行军神速和军情的紧急,表现了出征将士的豪迈气概;也以宿营地的夜景衬托出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四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身姿。中间两句诗运用对偶,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的一个画面。最后两句运用对偶和互文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1 / 3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第五节写木兰还朝辞官。“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表现了木兰不慕富贵及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其秘密所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实情,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其中前两句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第六节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的热闹场面和木兰重换女装的欢乐心情。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动作,“开”“坐”“脱”“著”“理”“帖”六个动作,构成排,表现了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急于更换女装的心情。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子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火伴皆惊忙”表现出伙伴的惊诧和赞叹,侧面衬托了木兰在从军时的谨慎和机敏。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七节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秘密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主题】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深明大义、不慕名利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连用6动词有什么作用?

__6个动词连用,表现了木兰还家的喜悦心情和对故物的亲切之感。__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__这两句诗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不仅写出了伙伴的惊讶情态,还衬托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__

内容总结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d475740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