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宗教的起源

2023-03-14 04:27:3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宗教的起源》,欢迎阅读!
种姓,印度,起源,宗教,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的起源

印度是个文化大国,其历史源流悠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侵入到南亚次大陆,开启了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属于游牧部落,他们在征服印度河流域的原住民达罗毗茶人之后,于数百年间逐渐使自己的雅利安文化与达罗毗茶文化融合起来,印度婆罗门教的前身吠陀教就在此时诞生。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出现的梵文经典《梨俱吠陀》,是婆罗门教产生的重要标志。它是印度历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献,被认为是印文学哲学的源头。吠陀文明即雅利安文明由此兴起,为日后印度教的发展和印度文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从《梨俱吠陀》的内容,可以看出初期婆罗门教的基本特点:一是多神崇拜,二是盛行祭祀之风,三是瓦尔那等级制度开始确立。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开始分化,社会中的人逐渐分成四个等级,称瓦尔那。梵文“瓦尔那”原意是颜色、特征、种类。

由于神灵崇拜盛行,祭拜神灵已经成为部族兴旺和战争胜利的保证,所以主管祭祀和宗教的神权的僧侣阶层权利逐渐扩大,上升为第一个等级,成为婆罗门瓦尔那。 军事首领和武士在征服土著民族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战争中他们还掠夺了大量的财产和奴隶,随着财产和实力的增加,他们形成了武士贵族集团,成为第二等级,即刹帝利瓦尔那。

那些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一般平民,则变成了第三等级,即吠舍瓦尔那。

那些被沦为奴隶的土著居民,还有一些违反族规,被高级瓦尔那开除出来的雅利安人,他们被迫从事最低贱的职业,如洗衣、理发、清扫、屠宰、制革、收尸等,这些人成了第四个等级,即首陀罗瓦尔那。

在梨俱吠陀时代,瓦尔那等级制度就已经开始确立,随着这种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到后吠陀时代约公元前600年,逐渐演化形成印度社会特有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人在参加一定的宗教仪式后可以获得“再生”,而首陀罗种姓的人则没有这种资格。

对于再生者来说,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称四行期。

梵行期,从5-8岁开始到25岁,主要是学习期。认师为父,恪守行为规则,学习文化,生活简朴。

家居期,从25岁到50岁,完成学业,回家结婚生子,劳动养家。


林栖期,从50岁到75岁,一个人完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离开村庄到森林里居住,以蔬菜水果为生,衣衫褴褛,四方流浪,行无定踪,旁观世事,荣辱不惊,断绝一切世俗欲望专心致力于“吠陀”和其他经典的钻研和思考。还可以去修苦行,以获得控制自我能力。实际上这个阶段也是谋求解脱的预备期。

遁世期,大约75岁左右,完全弃绝人寰,住在森林里,以兽皮树叶裹身,以野果根茎为食,每天做5次祭祀,把自己的感官感受能力限制在最低限度,摒绝一切爱和恨的冲动,既无喜怒哀乐,更不关心自己的生死,逐渐放弃食物只喝百水,最后甚至白水也不喝,只等最后的解脱阶段。在这样的遁世者面前,任何人都要躬身施礼,把为他服务视作莫大的荣光。

身居首位掌握神权的婆罗门瓦尔那为了维护自己的崇高地位,想方设法为这种等级制度制造理论依据。他们通过宗教的方式把这种制度神圣化,固定化。大约在公元7世纪,四部吠陀本集《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和各种梵书形成以后,婆罗门教就从幼年走向成熟,以祭祀为中心的早期婆罗门教。上升到一个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为特征的新阶段。

吠陀天启,就是把吠陀本集和后来出现的梵书看作是“天神的启示”,要求信徒们绝对遵守服从。

祭祀万能,在吠陀前期已经形成的祭祀之风,到了吠陀后期,随着研究祭祀理论和方法的各种梵书的出现,祭祀之风就愈演愈烈。梵书的著者们都是一些婆罗门祭司,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夸大祭祀的作用,故意把祭祀礼仪弄得非常复杂。在他们看来,祭祀是万能的,祭祀不仅可以消灾祛病,降魔驱妖,可以请神助佑,保证战争胜利,国家昌盛,还可以祭祀者直接成为神或众神之王。当时,不仅祭祀的种类繁多,形式繁琐,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

所谓婆罗门至上,是说随着祭祀之风盛行,他们不仅成为宗教的主宰者,而且成为文化知识的垄断者。他们往往以人与神的联系者自居,伊然变成了“人间之神”。此外,在社会生活中,祭司们也享有种种特权,如接受布施,豁免减税,犯重大罪行可以免死等。正因为婆罗门的这种特殊地位,所以他们所指导和传播的宗教被称为婆罗门教。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公元前6世纪,南亚次大陆处于列国时代。重要的大国主要集中在恒河流域,这表明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已经由西部的印度河流域转移到东部的恒河中下游一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c6aebff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