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6讲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欢迎阅读!
第六讲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1.柯勒的实验
内部表征就是指头脑里的思想观念。手脚不动,不妨碍内部表征本身的运作。当一名儿童想象着左右各一只苹果相向而行,凑在一块儿成了两只苹果时,那就是真把两只真苹果放在一起的实际情境的一种内部表征,它是形象的,很具体;如果这名儿童写道1+1=2,那就是另一种内部表征,它是符号的,很抽象。
在学习过程里,内部表征与外显行为有怎样的关系呢?德国心理学家柯勒的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说明了学习中的“顿悟”,也就是只需一次就学会的学习过程。同时该实验还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导致脑子里形成了“某些东西”,并且这“东西”支配着外显的行为。
2.托尔曼的两个实验
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实验说明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需的。换言之,没有强化也能学习,而学到的东西也未必就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有机体没有做出一项行为来,就断定它没有学到或学会该行为;真相很可能是这样:学习者已经学到了、学会了,但是没有强化就不表现出来。
托尔曼通过小白鼠实验提出了“心理地图”的概念。指出它就是潜在地学到或学会的东西,是藏在心里的“观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确实存在的,因为它指导着行为。
3.廷克利泡夫的实验
廷克利泡夫的猴子找香蕉实验表明有机体通过学习可以形成期望。 4.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的心理过程4阶段
班杜拉是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在社会学习理论中,“社会”一词主要是交际/人际交往。班杜拉把儿童进行社会学习的方式归结为模仿。
“模仿学习”或“观察学习”有4个阶段:(1)注意。儿童之所以深受“电视暴力”的影响,是因为“电视专家”以简单,特色,流行,有用,肯定5种手段吸引了儿童的注意。 (2)保持。学习者主要采用意象和语词两种方式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3)复制。在这一阶段观察学习者试着做出或比划那些行为,而不是真正的使用,表现为 “闹着玩儿”,比如甲以打闹的方式攻击乙,就是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的复制阶段。(4)动机。
5.循环往复的“放大”作用
儿童学到行为后,是否把这个行为表现出来,是由人际环境、个体认识和期望信念这3个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它具有放大的效应。
6.托尔曼“潜在学习”实验的含义。
“潜在学习”是指在行为不表现的同时,心里却“悄悄地”、“偷偷地”学会了。 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以下重要观念:(1)学习与表现是两回事;(2)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
7.班杜拉模仿实验中A、C两组的行为之意义
(1)A、C两组儿童的攻击行为表明他们在第一阶段上以“潜在学习”的方式学会了攻击,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2)A、C两组儿童在第二阶段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说明他们是按自己头脑里的“印象”来做的,而这个“印象”是在第一阶段上通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方式形成的。这个在第二阶段指导行为的“印象”就是一种内部表征。
(3)潜在学习、内部表征使得A、C两组儿童无须经过亲历和强化就能作出与经过亲历和强化的B组儿童程度相似的攻击行为,在这里,“行为-结局”的期望和“人际信任”(信念)起着动机作用。
总起来说,儿童学到行为后,是否把这个行为表现出来,是由人际环境、个体认识和期望信念这3者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它具有放大的效应。
8.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1)真人的攻击行为和影片角色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是一样的。
(2)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单讲攻击性行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为,影片角色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比真人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动画片又比真人扮演角色的影片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教育含义:
(1)在一个现代法制社会里,儿童看到真人攻击的机会是相当少的,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影视图书甚至电子游戏而看到大量的攻击行为。因此当代少年儿童反比上一代人看到更多的攻击行为,进而也就更容易学会攻击。因此加强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养成他们“关爱”与“说理”的操行,以及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限制和禁止未成年人接触某些影视片和电子游戏,这都是必要的。
(2)父母对子女实施“棍棒教育”正相当于教子女攻击行为,南辕而北辙了。 (3)要处理好动画片里的内容。 9.替代学习及其长处。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替代学习的最大长处是风险大大降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挫折、不受伤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没顾虑,轻易做出行为来,结果造成难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结局。
10.两种期望及其它们的转化和教育含义
期望也是一种内部表征。期望分为两种对象-对象期望和行为-结局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两种期望可以转化:一方面,个体形成了特定的对象-对象期望后,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个对象,就会操控之,并期望另一个对象会出现,这就转化为行为-结局期望了。另一方面,行为-结局期望也可转化为对象-对象期望,这就是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心里”“看”,放在头脑里想,从而巩固或提炼特定的关系,这反过来更有利于形成行为-结局期望。
期望的教育含义:如果预料的关系屡试不爽,那么关于特定关系的期望就会转化为“信念”,其中对象-对象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世界观的砖石,而行为-结局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人生观的砖石。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儿童的期望之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1)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帮助儿童形成对象-对象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无神论世界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道德和人文学科知识帮助儿童形成行为-结局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符合我国教育理想的历史观、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1.班杜拉模仿学习的教育含义
班杜拉集中精力研究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模仿学习,但是模仿学习理论本身具有普遍适用性。
(1)模仿学习基于人的天性,带有好奇玩耍的游戏性质。 (2)模仿学习带有克服心理障碍的功能。
(3)在一个法制、文明的社会里,儿童模仿到的大量行为是好的。 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而这就需要了解模仿学习的心理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bd2208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