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2)原文

2022-12-29 03:14: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2)原文》,欢迎阅读!
辛弃疾,江西,菩萨,原文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2)原文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辛幼安词》条云 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 此一记载对体会本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 会防秋迫,命刘宁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 ,腾康、刘珏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从行 。闰八月,高宗亦离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 康、珏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 《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载: 质明,至太和县(去吉州八十里。《太和县志》,又进至万安县(去太和一百里。《万安县志》,兵卫不满百人,滕康、刘珏皆窜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皂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去万安凡二百四十里。《赣州府志》 《宋史 后妃传》 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 《宋史 胡铨传 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 ,太后得脱幸虔。 史书所记金兵追至太和 ,与罗氏所记追至造口稍有不合。但罗氏为南宋庐陵人,又曾任江西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妨存疑。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未始无此可能。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后被追至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尤要者,应知

1




隆祐其人并建炎年间形势。当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 ,隆祐以废后幸免,垂帘听政,迎立康王,是为高宗。有人请立皇太子,隆祐拒之。《宋史 后妃传》记其言曰: 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 其告天下手诏曰: 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 又曰: 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 《鹤林玉 建炎登极》条云: 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 寅恪《论再生缘》亦谓 维系人心,抵御外侮 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 故史称隆祐: 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诚南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秋。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 因此感兴 ,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郁孤台下清江水。 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鬱)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 ,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 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 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纵笔写出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bb71eb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