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行知民国时期音乐教育思想浅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陶行知民国时期音乐教育思想浅析
作者:李晶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22期
【摘要】陶行知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教育家,他早年受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后留美学习,受杜威的实用主义影响。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的音乐教育观念进行分析,讨论民国时期“美”与“德”的关系,揭示西方教育哲学思潮对民国时期教育家音乐教育哲学的影响。 【关键词】陶行知;民国时期;音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本名陶文濬,在幼年读书时,受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行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行知”,希望自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能够通过实践、思考最后实现自己的追求。1914年陶行知留学美国,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回国后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在此期间,他运用曾在国外留学所接触到的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结合国内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教育理念,为当时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指导和贡献。
一、王阳明对陶行知的思想影响
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①,他在《传习录》中提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心本论②的观点阐述了对真理的追求。他希望用没有私心、物欲心,去判断世间的事情;对真理的追求不是靠空谈的,而是靠没有私欲的心去实践、自省 最终达到自己的追求,即“知行合一”。随后,王阳明在《阳明夫子年谱》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③等命題,将儒家理学推动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受到了后人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等的追随并广泛推崇。陶行知早年也是“阳明心学”的追随者,但是他并未对王阳明的观点全盘接受。他潜心分析了“行”和“知”的关系,他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一文中提到“知人之所知”,将“知是行之始”辩证地分析了“亲知”“行是知之始”,认为要先有实践,先有行动,在行动中获取知识、学会创造,在创造中获得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陶行知的美育思想
陶行知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留学期间,在杜威、孟禄门下攻读教育学。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陶行知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王阳明的“知行并进”的教育哲学进行了恰当的融合,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主张,并将这些主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贯彻到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中。陶行知强调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注重民族性和创造性,“他们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不符合中国当时国情,建议自编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分析周围的环境……编成教材,制为课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脚踏实地地去做去学”。④陶行知遵循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优选法,在教材不丰富的情况下,能组织老师大胆自编,自创优选教材,让音乐教材贴近师生生活,便于学生接受。在抗战时期,陶行知同样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试图通过美育手段来改造国民之品质,提高大众音乐文化修养⑤,扩大音乐的普及。他认为:“艺术教育是大教育下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是以符合整体目的为目的的”⑥,把音乐教育的作用提升到了爱国的高度,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和责任感。与此同时,陶行知非常关注儿童的音乐教育并重视因材施教,他创立了育才学校,设立了音乐组,以“为了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预备在他们幼小时,给予音乐及各方面的培养”为教育指导方针,非常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重视音乐基本功的训练和发挥儿童的创造精神。并且,陶行知注重因材施教,曾经就读育才学校音乐组、陶行知的学生高嘉贺先生曾经记得:“原在社会组的杨秉荪突然对小提琴迷上了,他要求转组,引起全校的强烈反响。教育家(陶行知)当机立断,立刻批准了。……杨秉荪得到优秀小提琴家黎国荃老师的教授,琴艺大大提高……后来又跟着马思聪学习了……”,正是陶行知的坚持和鼓励,杨秉荪后来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小提琴演奏家⑦。也正是他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高瞻远瞩,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名的音乐家。在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重视艺术实践。他非常强调在课堂教学之外的课外音乐活动,常常引导师生开展社会音乐教育活动,如定期举行音乐会、带领师生参加抗战音乐歌咏活动等,将学校的歌咏活动和音乐会扩展到社会,既在社会合唱团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结语
陶行知将当时美国先进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与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沿用在了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中,通过理论性思辨与实践紧密结合,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教育思想:要结合本民族特点,实事求是地进行音乐教学,注重大众普及和儿童的音乐教育,注重因材施教,积极实行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陶行知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与王阳明的教育哲学结合,提出了审美教育中的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德”的养成。 注释:
①陆王心学:指陆九渊、王阳明基于宋明理学中的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的儒家哲学思想。从“理”“气”“心”等几个关键点阐述其思想。
②“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转自王阳明《传习录》下。提出人的内 “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 ③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商务印书馆,卷七,文录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④板俊荣.陶行知音乐教育活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9页。
⑤褚灏.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音乐研究,2001年4期,第18-24页。 ⑥黄雪霞.陶行知的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启示,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 期,第110-113页。
⑦原载高嘉贺《爱满天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转载自板俊荣,《陶行知音乐教育活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1页。
作者简介:李晶(1981—),女,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b129c2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