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理论分析-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欢迎阅读!
理论分析: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一、人生的个人理想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首先形成并直接影响日常生活的是个人理想。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方面上的追求和向往。它是社会各个成员根据自己周围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条件所确立的理想。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工作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经历、年龄、兴趣爱好不同,其奋斗目标也有层次的差异。在同一社会或同一种环境中,有的人可达到高层次的水平,有的人则只能处于低层次。个人理想包括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一定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在道德修养上所希望达到的目标。道德理想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内容c一方面是指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结晶,另一方面,是指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理想人物所体现的道德上的完美典型。理想人格的完善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和善是美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注重真和善的修养,一味追求外表的华丽,就不可能形成完美的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把真善美的追求作为理想人格确立的价值取向,才能最终塑造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理想人格。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最进步的道德理想,它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建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职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人们在本职工作中对取得成就的希望。职业理想是随着社会的分工而出现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人们依据社会的分工和个人的条件,来选择职业和专业,并希望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取得成绩,这是为实现某种社会理想所需要的。如当教师的,希望做个教育家,愿桃李满天下。科学家希望有较多的发明创造,多为人民为社会造福。
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如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和愿望,文化娱乐活动、兴趣爱好、友谊,婚姻家庭等精神生活的方向和追求。生活理想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 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道德理想是人们选择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的指导,只有在道德理想的指导下,人们才不至于在本职工作中滋生和发展个人主义,在生活中追求低级趣味的东西。同时,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又制约着道德理想的实现程度,离开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就是空洞的、抽象的。但是,这三种理想都离不开社会理想。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其中社会想起着主导作用。它既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决定、支配着其他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一)社会理想决定和支配个人理想,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
首先,社会理想决定个人理想的选择。社会理想是理想的核心,是最根本的理想。在社会条件下,它追求的是整个民族、国家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它包含着每个社会成员所追求的利益,对个人生活的追求、职业的选择、道德的完善起着指导和支配作用。只有在社会理指导下,个人才能确定其奋斗目标。 比如,一个具有远大社会理想的人,才能选择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才能选择社会最需要的和最艰苦的工作,并为此而做出较大贡献。如果社会成员仅仅从个人出发,不把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那么,个人奋斗目标就会失去正确方向。
其次,社会理想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离开了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的实现就没有保证。这就是说,社会理想的实现是理想实现的基础,只有社会理想得到实现,个人理想才能得到实现。比如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要求翻身取得解放,单靠个人努力根本实
现不了,只有依靠大多数人团结起来,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才能成为现实。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人们具有追求、享受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理想,但是如果离开了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离开了四化大业的成功,那么这种个人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这就是说,个人如果脱离社会理想去追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这不仅难以实现,而且会使生活黯然失色,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在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只有那些和社会的要求保持活的联系的倾向,才能获得辉煌的发展。
(二)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具体表现,没有个人理想就没有社会理想
首先,社会和个人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两类必要因素,它们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个人是一定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社会总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每个社会都由它的全体成员所组成,否则,怎么能称得上人类社会呢?社会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开拓力,它的实现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艰苦奋斗、共同努力。如果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难以实现的。
其次,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具体表现。个人理想从内容上看是各种各样的、有差别的但它并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实际条件所确立的切实的奋斗目标。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比如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有发明创造的理想,作为一个厂长有争当优秀企业家的理想等等,这些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一致的,它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为实现社会理想所必须的。因为社会理想只有通过无数个人理想来体现,只能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具体实践来实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允许人们有各种个人理想,而且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人们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提供了优越条件。中学生只有正确理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确立这两种人生理想。
(三)正确处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关系问题的认识有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把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社会理想,尤其是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才是人们应遵循的,而把人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树立起来的小而低的奋斗目标贬为不是理想,甚至认为这种个人理想就是个人主义。因此,在理想教育中出现偏激,即只重视和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把共产党人奋斗的崇高目标,作为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对不同层次的个人一概强调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而对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讲得过少,忽视、低估了近期理想和个人理想的作用。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似乎大学生只能有一种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否则就是没有理想。另一种观点则是只重视或片面强调个人理想,忽视或否认社会理想。比如有些中学生把个人理想叫做“自己设计自己”“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当然,个人理想是自我设计的,但问题在于这个“自我设计”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与社会理想相联系,是否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如果脱离集体,抛开现实,随心所欲地搞“自我设计”,那么这种“设计”也只能是有害的设计。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任何一种不为集体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就是对自己有害。因此,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这种关系处理好,才能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科学的个人理想。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树立个人理想时,要紧密联系社会理想,根据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实际条件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个人理想;另一方面,在保障社会理想实现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理想,做到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统一。在处理社会理想和个人想的关系上,一定要有辩证的观点,在社会理想的指导下确立个人理想,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同时要把个人理想的实现作为实现社会理想的体现。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矛盾时,要善于重新
选择个人理想,使其自觉地服从社会理想的需要,并为社会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
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时代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科技发展、艰苦创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要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科技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人生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会失去进取的目标和力量的源泉,就不能完成四化大业。正因为如此,“有理想”就成为培养四有新人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只有确立正确的理想,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战胜各种困难,为祖国人民积极奉献,有所作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b0b817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