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过那段青葱岁月随笔》,欢迎阅读!
走过那段青葱岁月随笔
“70后”出生的农村孩子,都有着那段被烙印在脑海里的记忆——青葱岁月,都会感触过这样或那样的忧伤,说不定会被哪一架藤蔓缠绕于心,或在哪一簇荆棘上感受到了疼痛。时光荏苒,总以为自己还年少轻狂,不经意间,数十年过去,于我是有很多难以磨灭的记忆潜居我的大脑沟回里,无法抹去,那一段段五味杂陈的往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风终于吹到了东北。全村老百姓齐聚生产队大院里,生产队老队长主持着分家大会。这个“老倌”,在村里还是很有威望的。他提出的想法几乎都是合情合理的,没有人反对。
村里的马匹、耕牛、手扶拖拉机等都贴了标签,基本上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父亲从小不喜欢牛马,他在生产队宁可干农活,也不去当车老板子使唤牲畜。
自小看的露天电影,经常有主角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的镜头,又酷又帅的影视形象,让很多人心里痒痒。很多人都想靠近这些高头大马,甚至有骑上马跑上一圈的奢望。
我在内心里对牛马也是极其恐惧的。在村里,和我同岁的一个伙伴非常喜欢牛马,他很小就泡在生产队队部,整日和饲养员混在一起,帮助人家喂草料,饮水,放牧。有一天,他被一头发怒的老黄牛用犄角在下颌处豁开一道口子,好险要了他的小命。
父亲如愿以偿地和叔叔合伙抓阄,抓到了村里最先进的农耕工具——手扶拖拉机。它是一度被村民认可的小“铁马”,能趟地、翻地、运输等,功能齐全,无需草料,无需日夜伺候,相比牛马大牲畜的管理要省心得多了。 土地分了,农具、生产资料甚至一草一木,所有的家底都分了,分了个彻彻底底,分了个干干净净,分了个凄凄凉凉。昔日的生产队队部,会聚集很多村民,唠家常,侃大山,打扑克……生产队的剃头匠,会不收一分钱地为村里的老少爷们理发,刮脸,边给小孩剪着发,边和孩子逗着乐子……
随着时光的流转,人们开始使用农药,劳动力逐步从农田里解放出来。有的人开始走出村庄到城里打工,有的人买了私家运输车,甚至还有人买了大卡车。村里李老三的表舅哥就买了一台解放牌大卡车。李老三就跟着表舅哥到不远的镇里搞运输,因为他舅哥家离镇里远,每天回来都住在李老三家。 时间久了,村民又开始滋生出那种狭隘的仇富思想,看着人家忙得风风火火的,看着人家大卡车嘀嘀嘀地开着,心里就不是滋味。于是有人就没头没脑地造谣:李老三的媳妇长得漂亮,和她有钱的表哥搞破鞋。这一传扬可是不得了,立马成了村里的头号新闻,而且,大家都信以为真!
一些村民像是揪斗犯人一样,把李老三的表舅哥按在地下,非得逼着人家承认和他的表妹有不正当关系,扑上去一顿拳打脚踢,打得李老三的表舅哥鼻口蹿血,满头是包。李老三的老婆吓得在炕上号啕大哭,李老三一次次冲上去阻止那些打人的村民,都被一次次拖走,他嘴里不住地喊着:“我是他妹夫,有没有那回事,我还不知道吗?你们快住手吧,要出人命的',你们这是听谁造的谣啊……”好事儿的村民打完了人不算,还把人家用绳子五花大绑,说是送往镇里公安局处理。自此,村里的大卡车消失了,李老三家在村里也没住多久,就窝窝囊囊地举家搬迁了。
父亲见养车挣钱,就买回了一台农用28拖拉机。因为这车马力大,车身大,不但能满足我们自家的使用,还能在村里代耕一些土地,并且能到镇里搞运输。 算盘子打得倒是不错。然而,事与愿违。在那个万元户还没有的年代。父亲投入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贷了款,信誓旦旦地指望着车轱辘一转,钱就挣来。自从父亲的这头“铁牛”买回来,不是换零件,就是出事故,让我家欠债累累,立刻由村里的“富裕户”变成了贫困户。父亲脑子一根筋地坚持:就不信翻不了身!最后,年年奢望着发财,债务就愈来愈多。
母亲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多次劝说父亲把车卖掉,都无济于事。父亲每次出车,无论再晚,母亲都要等他回来,直到看见车影心才算落了地。有时候听见风声,误以为是车声,会条件反射像弹簧一样猛地从炕上跳下地来,然后,发现是错误后,便唠唠叨叨地:都几点了还不回来,都几点了还不回来……
母亲是给吓怕了。那年,母亲正在地里干农活,父亲出车搞运输,从镇里传来信,说父亲的拖拉机撞到人了,出了事故。母亲天生胆小,当时吓得背过气去,身边的人掐着人中穴把母亲唤醒。这个事故对那个本来就煎熬的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父母心里都有抹不开的阴霾,日子过得一日不如一日,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债主不离家门,母亲有时候被逼得直哭,恨不得要给人家下跪。父亲有时候借酒消愁,可是愁更愁,酒喝多了,开始欺负孱弱的母亲和两个躲在外边不敢回家的孩子。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是酸酸的,让人难以释怀。
因为贫困,所以我和弟弟就到村里有钱人家看电视。村里能买得起电视的人家还不是很多,我们看电视的这户人家,每天都要拥挤很多人,当时热播的《射雕英雄传》让大伙儿废寝忘食。人最多的时候,甚至踩翻了人家的锅台。 慢慢地,村里的电视愈来愈多,红砖房也多了起来。我家仍住着低矮的茅草房,还是没有电视,父亲还是经营他的大破车,过年的年货钱还得父亲厚着脸皮出去借,父母还要苦口婆心地应付着络绎不绝的债主。
直到毕业后,我分配到了农场工作,不但挣了工资,还利用闲暇之余承包了几百亩水稻田。妻子开了一个珠脑算幼儿园,家境逐年变好。我把参加工作的第一笔工资,邮寄给了母校小吃部的善良的阿姨,不但还清了欠款,而且故意多寄了几百元钱,以表谢意。这一份恩情,我会一辈子铭记于心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acc92e698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