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连环”中的数列递推问题》,欢迎阅读!
“九连环”中的数列递推关系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 任所怀
“九连环”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智力游戏,对于它的结构和玩法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第59页有详细介绍。为了让大家能更深入了了解这一游戏,我对这一游戏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剖析,写成这一篇文章与大家共享。
初见“九连环”可能会无从下手,按照我们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思路,我们不妨先从“一连环”,“二连环”,“三连环”,„„入手,从中找出规律,从而得出“n连环”的一般解法。
“一连环”解法简单,只需把圆环从上面的框架上取下,然后从框架中间穿过,就可把圆环从框架上解下。把这样的移动记为一次移动,则解“一连环”需要移动的次数为1次,记为f(1)1。
“二连环”解法也简单,只需按照上面的移动规则,先把第2环解下,然后再解下第1环即可,则解“二连环”需要移动的次数为2次,记为f(2)2。 “三连环”的解法为:先解下第1环,(记为:下1),再解下第3环(记为:下3),再套上第1环(记为:上1),接着解一个“二连环”,就可完成。所以解“三连环”需要移动的次数为f(3)111f(2)5;
“四连环”的解法为:先解下前两环,(即下1,下2),再解下第4环(下4),再套上前2环(上2,上1),接着解一个“三连环”,就可完成。所以解“四连环”需要移动的次数为f(4)f(2)1f(2)f(3)2f(2)f(3)110;
由上归纳类比,可得
“n连环”(n3)的解法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先解前n-2环,需要移动
f(n2)次;第二步:解下第n环,需要移动1次;第三步:套上前n-2环,解
法就相当把解下过程倒过来,所以需要移动f(n2)次;第四步:解下前n-1环,需要移动的次数为f(n1)。于是解“n连环”需要移动的次数为
f(n)f(n2)1f(n2)f(n1)2f(n2)f(n1)1(n3);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数列的递推关系,即
n3)已知数列{f(n)},其中f(1)1,f(2)2,f(n)2f(n2)f(n1)1,(,下
面我们共同探求,如何能求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由f(n)2f(n2)f(n1)1,(n3)得
1)2[fn( f(n)f(n
2)fn(
1)]n1 ,
记anf(n1)f(n),则an2an11(n2)且a1f(2)f(1)3 由an2an11(n2)得an12(an11)
于是数列{an1}为等比数列,公比为2,首项为a114 所以an142n12n1,所以an2n11。 即f(n1)f(n)2n11 (1)
设f(n1)r2n1p(1)[f(n)r2np],则
f(n1)f(n)3r2n2p (2)
21
对比(1)(2)两式可知3r2且2p1 于是r,p
32
2121
即f(n1)2n1(1)[f(n)2n]
3232
21211
于是有数列{f(n)2n}为等比数列,公比为-1,首项为f(1)2。
32326
211
所以f(n)2n(1)n1
326
121
于是有f(n)(1)n12n。
632
点评:有了这一结论,我们就可轻松计算出解“九连环”需要移动的次数为
f(9)341次。
另外在上面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两次构造数列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这是由递推推导通项的重要方法。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第69页)
已知数列{an}中,a15,a22,an2an13an2(n3),对于这个数列的通项作一研究,能否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解:由an2an13an2(n3)得 anan3)13(an1an2)(n
设bnan1an,则上式可化为bn3bn1(n2),且b1a2a17 所以数列{bn}为等比数列,公比为3,且首项为7,所以bn73n1。 即 an1an73n1(nN*) (3)
设an1r3n(1)(anr3n1),则an1an4r3n1 (4)
7
对照(3)和(4)可知4r7,于是r
4
77
即an13n(1)(an3n1)
44
77713
所以数列{an3n1}为等比数列,公比为-1,首项为a15。
4444713137
所以an3n1(1)n1,于是an(1)n13n1。
4444
点评:对于上面两个由递推推导通项的过程,你会发现它们的推导过程如出一辙。先构造一个数列把相邻三项的递推关系转化为相邻两项的递推关系,然后再构造数列把相邻两项的递推关系转化为通项公式。
举一反三,下面请读者自已动手,推导著名的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an},其中a11,a21,anan1an2(n3),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答案为:an
551n515n()()。 5252
作者简介:任所怀,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1996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数
学系,在中学任教15年,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人教网发表论文6篇。
2006年度忻州市高中数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能手; 2011年荣获忻州地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十佳教师”称号;
2012年在参与“十一五”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工作中,被评为;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9e7e740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