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趣舍”中“趣”的读音》,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趣舍”中“趣”的读音
作者:吴媛媛
来源:《语文建设》2011年第01期
王羲之《兰亭集序》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有“虽趣合万殊,静躁不同”两句,句中“趣合”的“趣”,有的教材注音为qǔ,释义为“趋向、取向”。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趣”表“趋向”义时应读qū。
我们认为,把“趣”读成qǔ,找不到音韵学上的依据。
《说文解字》虽将“趣”解释为“从走,取声”,但并不能表示“趣”“取”语音完全相同。 徐铉《说文解字》把“趣”注为“七句切”,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把“趣”注为“七驻反”,可见二徐本《说文》中的“趣”只有一个读音qù。
《汉语大字典》依据《广韵》和《集韵》,指出“趣”的读音有qù、cǒu、cù、qū、zóu,并指出在表“趋向”义时读qū,五种读音中没有qǔ音。
《汉语大词典》也依据《广韵》和《集韵》,列出了“趣”的五种读音:qù、cǔ、qū、cǒu、zōu,而且“趋向”义的“趣”列在qū音下。
《辞源》依据《集韵》将“趣”依次注音为qū、qù、cù,明确表示当“趣”表“趋向、趋附”义时读qū,在“趣舍”一词中读qū。
《辞海》中“趣”的注音有qù、cù、qū,它也将“趣舍”注为qūshě芭。
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字典》《王力古代汉语字典》中“趣”有三个读音,分别是qū、qù、cù,表“趋向”义时读qū。
以上所有资料中均没有“趣”读为qǔ的记载。
认为“趣”读qǔ,可能把“趣”当成了“取”的通假字。如《汉语大词典》“趣舍”词条下释义为:“趣合,亦作‘趣拾’。取舍。趣,通‘取’。”有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是这样教学生的。其实,“趣”本身就可以表示“趋向、取向”,用不着先与“取”通假。 “趣”为什么可以表示“趋向”义呢?这得从它的本义说起。
“趣”字从“走”,与行路有关,最早见于篇侯簋铭文。《说文解字》将“趣”解释为“疾”,后学者们普遍认为“趣”的意思是“快步走”,如颜师古将《汉书·贾谊传》“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中的“趣”注为“疾步也”。又如清代学者承培元在《广潜研堂说文答问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证》中提到:“趣,疾走也。……凡言走之疾速者,皆以趣为正字。”因为疾走会朝某一方向奔去,由此引申,“趣”可以指“趋向、奔赴、前进”。如《诗经·大雅·械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毛传:“趣,趋也。”又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文献中又有直接用“趣向”一词的,如《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审其定问,知所趣向,须东西势合乃进。”又如《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崔公同举事,趣向大梁归。” “趣舍”是古书中一个常用词,表示“择用与弃置”“选择”。如《荀子·修身》:“趣舍无定,谓之无常。”又如宋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百又余年以来,士虽以其深者自命,而世之好恶趣合犹不能尽合也。”
“趣”与“趋”音义相近,为同源字。
“趋”,《说文解字》释为“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对其加以区别,指出:“徐行日步,疾行日趋,急趋日走。”所以,“趋”的本义应为快步走。这种用法在古书中较为常见。如《礼记·曲礼》:“帷薄之外不趋。”又如《庄子·胠箧》:“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后引申为急速向某一方向奔赴、趋向。如《孙子兵法·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又如《文心雕龙·镕裁》:“变通以趋时。”
古汉语中“趋舍”一词也很常见,表示“择用与弃置”“选择”。如《韩非子·解老》:“人无愚智,莫不有趋合。”又如唐骆宾王《萤火赋》:“殆未明其趋舍,庸讵识其旨意……”还能表示“进退”“动止”。如汉苟悦《申鉴·杂言上》:“趋舍动静不同,雅度以平,谓之和行。” “趣合”有时也写为“趋舍”。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而《汉书·武帝纪》相关叙述为:“仆与李陵趋舍异路,素非相善也。”“趣合”与“趋舍”可视为异形词,这也是“趣合”的“趣”读ū的一个佐证。 “取”的情况与“趣”和“趋”有所不同。
“取”在甲金文字中较为常见,,为用手取耳之状,是会意字。《周礼》中提到“获者取左耳”,用为记功的凭证。后引申为“拿,索取,得到,采取”等义,这种用法在古书中较为常见。如《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又如《楚辞·天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这些用法的“取”读qǔ。
古书中也可见“取”用为“趋”的例子。如《韩非子·难势》:“夫良马固车,使臧获御之则为人笑,王良御之而日取千里。”这里的“取”是疾走的意思。又如《荀子·王霸》:“两者合而天下取,诸侯后同者先危。”这里的“取”是趋向的意思。这种情况,一般认为“取”是“趋”字的假借,其读音也要读“趋”的本音qū。
“取舍”一词出现也很早,表示“选择”“择用与弃置”。如《吕氏春秋·诬徒》:“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又如《汉书·贾谊传》:“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书中“趣舍”与“取舍”都可以表示选择,但前者是以进止表选择,后者则以用与不用表选择。它们语义不尽相同,读音也有区别,不是同一个词,不宜将它们等同起来。恰恰相反,需要注意的倒是古书中有的“取舍”表示“进止”,此时“取”通“趋”,应读qū。如《汉书·王吉传》:“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合同也。”王先谦注:“取,进趣也;舍,止息也。” 贡禹与王吉交好,见王吉在位,贡禹也愿为官,“取舍”喻指二人进退相随,这里的“取”就应读q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9a5d4f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