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

2022-03-20 17:46:3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咏怀古迹(其三)》,欢迎阅读!
咏怀,其三,古迹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高一备课组)



一、学习方式:

1学习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

2学习倾向:体会诗人借咏王昭君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二、学习任务

1学习认知起点:学习了《秋兴八首(其一),对杜甫的生平有了一定的了解。 2、掌握概念:王昭君、杜甫、怨、咏史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学习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2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怨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怨恨。即“悲昭君以自也”。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之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2、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3、突破口: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五、教学过程:

- 1 -






教学步骤



创设情景



总结归纳咏史诗的特点, 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三分钟演讲 2 研究学习成果展

收集鉴赏历史上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歌?





教学方式和媒体

学生用幻灯片显示研究学习的成果。



预设生成



实践探索

1 弄清“王昭君出塞”的史实(弄清史实) 2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

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表达技巧) 4 学生学以致用用鉴赏咏物诗的三步骤鉴

赏例诗。





1、齐读、自由读。



幻灯片显示需要讨论的问题

2、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 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3、首联写昭君的怨恨了吗?你认为呢? 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独”字好在哪里?如何理解“环佩空归月夜魂”“空”?

4《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2、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分小组讨论《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怀二字不符?



深化拓展

课堂小结





鉴赏例诗。

小组讨论,派代表抢答。

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怀古迹(其三)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 2 -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作业布置

1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2用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分析王安石的《明妃曲》200300

字的练笔。

(分层次作业:A=1B=2 附:A语文期末测验<60分;B为≥60分)

六、教学反思 优点:

----------------------------------------------------------------- ----------------------------------------------------------------- 缺点:

----------------------------------------------------------------- -----------------------------------------------------------------

改进方向:

----------------------------------------------------------------- -----------------------------------------------------------------

- 3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879574b852458fb770b56b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