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开题报告模板 (27)》,欢迎阅读!
![开题,模板,报告,27](/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3.jpg)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学生姓名
试论保本点预测管理
其他
课题类型 学 号
论文
指导教师 专 业
职称 班级
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论文(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一、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保本点也称盈亏临界点,是指当企业的生产达到某一点时,企业的销售收入恰好等于销售成本,在这一点上企业处于保本状态。对于企业而言,保本点越低越好。保本点的预测对生产经营决策具 有重要作用,多年来在企业被广泛应用。
目前公司现行会计制度下,财务工作仍采用“预算—执行预算—年终决算”这种比较被动的管理模式,如果能把企业“保本点”的理念成功嫁接到公司财务管理中,将会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由粗放到集约、由被动到主动的跨越,为公司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关公司经营保本点的问题,虽然得到了公司的重视,但由于没有确切的制度保障一直未能顺利施行。但目前看来,这种情况正面临着改变。一是即将出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可能会对公司的会计核算做出新的规定 ;二是近年来一些公司实行的“统一管理、分级核算”办法较好地解决了难以把支出按习性转化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问题,这使得公司经营保本点的测算具有了可操作性。保本点测算是本量利分析法的核心内容,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对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从财务角度分析,在是否扩大经营规模的决策中,在不增加新的固定成本的前提下,假设需求量充足,则取决于经营规模扩大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能够超过增加的成本。只要扩大经营规模能带来正的边际收益,补偿部分固定成本,则扩大经营就是可行的。这时,就可以利用本量利分析原理,预测在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通过计算确定最低的经营价格。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邓学芬提出保本点分析是量本利分析的核心内容。多品种保本点分析是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定量化和科学化的主要内容 ,然而 ,在多品种产销情况下如何计算和分析保本点 ,至今仍无一种公认的科学方法。本文通过比较、评价过去的方法 ,结合实际需要和可能 ,探讨出较为科学的新方法 ,并举例论证之。郑竹安分析保本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信息,企业财务管理要预测利润首先就要预测保本点。保本点的预测方法有多种,文章主要介绍了本量利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等三种既简便易行又简明实用的测算方法。刘圆圆根据本文针对实务中存在的转售电费行为,从税负成本的角度出发,以企业的损益计算为主线,根据企业获取票据的类型,分4种情况进行保本点研究,并得出结算系数,对实务工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由于转售电费行为往往不是独立的销售行为,而是其他服务的附加销售,而且对税费的考核往往与项目的考核相割裂,因此,在业务考量时容易被忽略,如未统筹考虑,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 引言(背景、意义、框架介绍) 1.1选题背景
1.2选题目的及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保本点的含义 2.2 保本点的影响因素 2.3保本点的研究现状
3.保本点的预测方法
3.1综合边际贡献率法 3.2产品组分析法
3.3利量式盈亏临界图分析法
4. 蓝晶电子公司保本点预测管理实例 4.1 确定核算对象和会计期间
4.2 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数据 4.3 测算产品保本点 4.4 保本点法的应用 5. 总结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文献研究法。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作者在保本点预测管理的现状、类型及方法等方面得到了相关启示,从而全面、准确地研究保本点预测管理的方向和思路,为后文对于风险防范的研究进行铺垫。
实力研究法:通过应用保本点预测管理方法对实例进行分析研究。 五、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企业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时,其保本点的计算首先必须假设各种产品的品种结构不变,也即以价值形式表现的总产销量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不发生变化。 然后再根据已知的条件采用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可以采用综合边际贡献率法、产品组分析法、利量式盈亏临界图分析法等方法来进行分析。 六、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1月- 2月 收集相关材料 2月27日 完成开题报告 3月 06日 完成论文中期检查 3月 27日 完成论文初稿 4月 03 日 完成论文终稿 5月 06日 完成论文答辩 5月 11日 完成毕业论文评定 七、参考文献
[1]孙卫峰. 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与方法[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24):150-151.
[2]孙立君, 王笑梅. 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认识与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7):198-198. [3]陈金香, 康绍大.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J]. 财会通讯, 2014(20):64-65. [4]卢馨, 吴俊勇, 黄惠. 中国企业成本管理趋势研究——基于文献数据的实证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2014, 28(2):8-16.
[5]闫群. 分析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 2014(4):28-29. [6]朱美玉.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 2015(29).
[7]张士强, 徐国伟. 零售业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研究[J]. 东岳论丛, 2014, 35(6):144-148. [8]陈胜权,谢忠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实证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1)84-8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8772e83d8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