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小一块“泥”,大大创造力——浅谈在泥塑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欢迎阅读!
小小一块“泥”,大大创造力——浅谈在泥塑活动中如何培养
幼儿的创造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发表的《创造宣言》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为此,我们开展幼儿园泥塑活动,皆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 泥塑活动 创造力
发展创造力是幼儿泥塑活动核心目标,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要建立在丰富的感知和体验基础之上,具体而言,是幼儿通过探索操作,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幼儿来说,泥塑活动不仅是简单的动手操作,更是能够激发幼儿创造思维的一种活动,他们通过泥塑活动能够表达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并通过双手来进行表现,在此过程中创造力和审美体验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提高。那么,如何让这样的素材发挥它最极致的教育效果,帮助孩子从中获得创造思维的跳跃,得到创造力的充分发展呢? 一、创设游戏、激发兴趣——为创新潜能提供基础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创造的原动力,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并带给他们快感的活动,幼儿总是兴趣怏然,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惊人的创造性。因此,在泥塑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是进行泥塑活动的基本条件,为激发幼儿创造兴趣,教师要想办法为幼儿创设愉悦宽松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玩“泥”。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扮演角色,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开展“小小娃娃家”、“动物园”等游戏活动,如:在娃娃家中加入泥塑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扮演角色,通过捏、搓、团、揉、压等方法制作出桌椅、小床、牙膏、牙刷、电视机、冰箱等各种生活用品、家电。在幼儿的手里,这些没有生命的造型把幼儿的内在愿望、美好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幼儿在游戏中既熟悉了泥性,又丰富了游戏内容和情节,更激发了幼儿学习泥塑的兴趣,为培养幼儿的创造兴趣奠定了基础,兴趣是创造的原动力。 二、亲近生活、积累表象——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
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是孩子们创作的源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在艺术领域“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并强调要在幼儿感官与情感得到满足、愉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幼儿美的感受力和艺术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先引导幼儿大量观察、丰富体验,积累感受,而后开始泥塑活动。? 我们的观察活动尽量贴近生活,例如:动物园、公园、商店等,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或物及自然景色的变化,让幼儿对事物本身发生兴趣。例如,在泥塑活动“汽车”中,教师带孩子们去观察马路上的车,一辆辆各种各样的汽车从孩子面前开过,孩子们非常开心地讨论着:“红的面包车、黄色大卡车、长长的公交车、军色的吉普车……还介绍自己家的小汽车。”在他们兴趣正浓时马上开始创作,孩子们乐此不疲,积极主动地探索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乐乐小朋友的车特别有创意,他给车加上了一个大嘴巴,一对皱起来的眉毛和哭泣的眼睛。他说:“他做的是垃圾车,因为垃圾太臭了,所以加上了形象的表情。”这一切看似简单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和观察,也为幼儿进行泥塑积累丰富的表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所以,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有创造力的,创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应该不断积累幼儿的经验,当他们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自然有创造的灵感。他们创造的作品才更有童趣、更生动、形象、可爱。
三、细心观察、展示个性——善于捕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泥塑是具有三度空间(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造型艺术,对学习泥塑缺乏兴趣,往往是不善于创造作品的幼儿。要通过泥塑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教会幼儿泥塑的方法和为幼儿提供适应幼儿创造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幼儿创造思维时,我们不能限制在作品的形象和真实上,而是刻意追求作品的个性和创新上。如教幼儿创作水果时,我们通过出示实例让幼儿了解各种水果后,有的幼儿会加以想象夸张,有的幼儿给苹果加上眼睛、嘴巴,有的幼儿为香蕉加上一对会飞的翅膀等等。幼儿在塑造物体造型时,我们不断引导幼儿关心周围事物,学会观察方法,会捕捉物体的主要特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所要表现的物体塑造出来,让人看得懂。我们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捕捉幼儿瞬间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及时肯定幼儿的求异思维的创造精神,使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得到保护和壮大。幼儿期蕴藏着创造潜力,我们都应善于发现,给予鼓励和表扬,教会幼儿创新求异,展示他们的个性。
四、围绕主题,创设情境 ——引导幼儿大胆进行创造力的表现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一种研究型课程,即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幼儿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给予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载体。幼儿在对泥塑创作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依据老师给出的主题,大胆地进行创作,能更好地激发其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快乐地地成长。例如:我们围绕《农场故事》设计了大班一个单元的泥塑活动,整个活动由4个单元组成,活动目标主要是:幼儿能自主创作一个农场,表现简单的故事情节,能进行合理的组内分工,能根据塑造的内容完成讲述故事。教师首先设计了:活动一:《我们的农场》,活动二:《农场里的居民》,活动三:《农场里的房子》,活动四《农场里的景色》,四个泥塑活动后,教师再提供一张农场背景图,引导幼儿对此前活动中所创作的作品进行组合,于是,一个新的作品“农场的故事”就创作出来了。教师可将幼儿创作的作品作为艺术欣赏活动或语言活动等的素材,也可以作为区角活动和家庭亲子游戏的材料。通过这种主题式,引入故事情境的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五、分享交流、求新求异——欣赏幼儿的创新作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共同提高。”幼儿通过参与泥塑活动,必定会在塑形手法、造型能力、色彩调配技巧、艺术表现力等技能技巧方面得到较大提高。幼儿每次完成作品后,都渴望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赏。教师必须给他们充足的交流空间与时间,让孩子们大胆地介绍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思路。幼儿在介绍作品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我们不期待幼儿的作品尽善尽美,而是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创造兴趣的培养,以及萌发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泥塑活动“我喜欢的昆虫”中,幼儿最初塑造的昆虫外观比较单调,只是一个姿势和表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有创意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这只蜜蜂头抬起来,他在干什么呢?“它在跳舞”这只瓢虫为什么张开大嘴巴?是在吃小虫吗?幼儿回答:“它在庆祝生日,大声唱歌呢”师幼间的一问一答给了幼儿园莫大的启迪,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华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3、尹慧娟 《童趣十足的粘土拓拓》——早期教育美术2014.0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8242688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