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预习案

2023-02-20 10:32: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预习案》,欢迎阅读!
寡人,预习,于国也
精品文档



《寡人之于国也》预习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一、必知内容 1、简介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童年受母亲严厉教导,立志成才。长大后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徒,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论、“民贵君轻”说等。中晚年带领门徒游历各国,宣传其学说,但屡屡受挫。于是退而与门徒坐而论道,合著语录体议论性散文《孟子》后人将其与孔子合称“孔孟”并称其为“亚圣”

2、孟子和梁惠王谈话的背景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二、知识积累 1、识记字音

王好( )战 弃甲曳( )兵而走 衣帛( 饿莩( 数( )罟( )不入洿( )池 庠( )序 2、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无失其时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涂有饿莩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3、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4、古今异义:

⑴河内凶 古义: 今义:

⑵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今义:

.


精品文档

⑶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古义: 今义: ⑷王无罪岁 古义: 今义: 三、自主学习

1、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结果如何呢?

2: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3: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4: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81c69e5a2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