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游子思乡情结的句子》,欢迎阅读!
游子思乡情结的句子
一、苏轼兄弟出川途中的思乡作品
苏轼兄弟的故乡在四川眉山,他们一生三出两返蜀地,在这旅途中的思乡之作,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眷恋。
苏轼的诗歌《初发嘉州》,作于苏轼第二次出川之时,诗歌前两句以所见所闻入笔,描写了在秋风中颤动的彩旗和早上开船的击鼓声,这无疑向诗人宣告一段新的征程,但也意味着离家乡的越来越远,故有“故乡飘已远”的感叹;而此时,面对着眼前的蛮江(即青衣江),而不是家乡的岷江,这更激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感;诗歌最后勾勒出一位在暮烟弥漫中久立江边的禅者,以诗人会见乡僧宗一结尾,把诗境带向远方。通过对舟途景色的健笔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前程的展望。
在这次出川途中,苏辙也有恋乡思乡之作。舟经忠州时,苏辙听到了楚语的竹枝歌有感而发,作诗歌(《竹枝歌》)。诗歌开头“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两句,交代楚语的《竹枝歌》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同时“皆楚语”三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是楚语而非乡音”的感慨,怀念家乡的情感隐含其中。最后由眼前所闻的悲苦歌声中联想到自身的“去家千里未能归”,自然把情感投向家乡,最后却是“路迷乡思渺何极”,全诗充满思乡而无奈的惆怅压抑之情。 二、苏轼兄弟在异国的思乡之作
苏轼兄弟自熙宁元年(1068)岀蜀之后,一直宦游四方,再也没有回去过。故在他们的作品中不难见到许多的思乡作品,兹举几例加以说明。
苏轼任凤翔通判时,兄弟二人有关于蜀地乡风乡俗的和诗:苏轼诗歌“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子由和诗《次韵子瞻岁暮乡俗三首》。岁首时二
人也有和诗,苏辙有诗歌《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苏轼和诗《和子由踏青》《和子由蚕市》。首先,苏辙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蜀地特有的风情,既有故乡春天的崭新气象,也有乡人踏青的欢乐场面,在末尾他感慨“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顿生思乡之情。而苏轼和诗先是对游人踏青场景作概括性的叙述,其中重点刻画了路旁卖符的道人。开始六句具有高度概括性:蜀人虽衣食常苦艰,但并不放弃游乐的机会,闲时以蚕市为乐,末尾两句指出苏辙的来诗勾起了他对往事的追忆,使他“悲流年”,抒发了对时光飞逝的悲慨。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苏轼出任杭州通判,途中的诗歌《游金山寺》,前八句写金山寺山水形胜,并点出思乡主旨,中间十句写登眺所见黄昏夕阳和深夜炬火的江景,末四句直抒感慨,抒发了诗人羁旅行役之愁和怀乡归隐之情。熙宁六年,苏轼诗歌《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一):“家山何在两忘归,杯酒相逢慎勿违。不独饭山嘲我瘦,也应糠核怪君肥”,起句便发思乡之感,故借酒浇愁,三四句以诙谐基调自嘲体瘦。在密州,《卢山五咏.障日峰》:“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苏轼自注“其状类峨眉,但小而”可见全诗由障日峰引发思乡,直抒胸臆。
元丰二年苏辙自南京贬筠州,途中作《和孔武仲金陵九咏.此君亭》,全诗以登亭所见的绿竹为主要描写对象,引发“故山多此物,长恨未归休”之叹。离开筠州,苏辙初到绩溪,作《绩溪二咏·翠眉亭》,中言:“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由眼前景色引发思乡;《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由他人的归去触动乡情:“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欲归家。
苏轼被贬岭南途中的诗歌《望湖亭》,诗中由所见景色感发,抒发有济世之心但无力为之和思乡欲归而不得的无奈。在惠州,诗歌《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说道:“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可见思乡之意。苏辙晚年居颍川,思乡之情处处可见,尤其是在节日时,他多次作诗抒写思乡之曲。粗略统计,在苏辙生命的最后十年里有六次在重阳节时直接以“九日”命名赋诗,表达了思乡欲归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813b422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