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欢迎阅读!
一六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常识:朝代:西汉 作者:刘向 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史学家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而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中心主旨:
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齐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贤臣形象和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明君形象。
三、道理启示:告诉当权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
四、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五、内容理解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身材外貌,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窥镜”“自视”,刻画出他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知之明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暮寝而思之”是故事发展的转折点,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由自身想到国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这是文章的中心,分为两层。
第一层,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
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这样从自己的生活小事类推到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
六、写作特色:
1.文章设喻说理生动确切,类比说理极具说服力。 2.全文几乎都是运用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来记叙的,
如邹忌与其妻、妾、客人的对话,三答的口吻各异,既富于变化,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
再如“朝”、“旦日”与“明日”,“令初下”、“数月之后”和“期年之后”的时间推移,“妻之美我„„妾之美我„„客之美我„„”、“莫不私王„„莫不畏王„„莫不有求于王”的层层推论,都使语言具有一种整齐、洗练的节奏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7ee5d056f1aff00bfd51e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