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之咏物诗》,欢迎阅读!
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一、教学设想
本堂课主要谈谈在鉴赏古典诗词中咏物诗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关于咏物诗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咏物诗包括借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和哲理诗;狭义的咏物诗就是指托物言志诗。为了便于掌握,本堂课主要谈狭义的咏物诗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过程与方法
朗诵、 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郑板桥有一首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代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
二、回顾自己熟悉的以自然景物为引用对象的诗。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生背诵,温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启发:根据你所背诵的这几首诗,请说说你对咏物诗有什么理解?咏物诗具有什么特点?) 三、明确咏物诗概念 (教师讲解) 1 定义: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重点) 3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托物喻人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既是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4 其它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四、如何鉴赏咏物诗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猜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趣味活动,学生自由表达形似与神似) 蜜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由于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自身特点:不与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
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提示:以物喻人,隐喻了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3)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提示:(1)托物言志,(2)环境烘托。) (
对比赏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五、总结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践演练 瀑布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据《唐溪诗话》记载,此诗的前两句为黄檗禅师所出,后两句为唐宣宗李忱所对。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七、板书:
1、概念:物——寄情 2、特点:(追求)形似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神似
3、手法:托物言志(情) 4、鉴赏方法: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由形而神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72c1b3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