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面临转型

2023-03-08 00:27: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间文艺面临转型》,欢迎阅读!
转型,文艺,民间,面临
民间文艺面临转型

白庚胜

北京日报2003622日第8

时间61日地点:雅闲茶艺馆 嘉宾:白庚胜采访:谭宗远

白庚胜,纳四族1957年生于云南丽江。1996年获中央民族大学文化语言学博匕学位, 1997获日本筑波大学文学博七学位,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匕后流动站出站。2001 年调任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箸有《东巴神话研究》、《云贵高原文化》、 《外国文学三百题》等著作24部,主编有“灿烂四部丛书”、“走进象征世界丛书”,译有《无 文字社会历史》等5部,发表有《江南稻作文化传承研究》、《揭开玉龙第三国的秘密》、《南 北朝时期氐羌文学研究》等论文

240篇。国际纳西学学会主席、国际萨满学会副主席。1998 年获中国文联授予的“全国优秀青年艺术

家”称号,1999年获国务院授予的"民族团结进 步模范”称号,2000年获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

谭:您所处的位置和工作性质,使您能够对我国的民间文化现状有一个全而了解,请您 谈谈这方而的槪况。

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相当于古代的乐府,专管民间文化的调査、研究搜集、整理。 在过去,乐府只有朝廷有,省里没有,现在各省各地各县都有,形成了完整的中国民间文化 管理网络系统。这在中国是独一的。特别是“文革”以后,民间文化不仅得到了恢复,而 且取得了很大成就,全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的整理,是英中最耀目的成果。中国民间文艺家 协会负责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和民间谚语集成的编纂,俗称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三套集成动用了 200万人,收集的资料四亿字。现在我们而临的课题是,在出版了省级的、 国家级的三套集成后,还要出版三套集成县卷本,称中国民间文学全集,以保持中国民间文 学的全而性。这三套集成明年年底要全部岀齐,可以说是规模空前的壮举。

谭:您是怎样看待民间文化的保护这一问题的?

白:现在学术界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争论较多。一部分人认为,过去的文化有一个自然 生长火亡的过程,不用在意,不用抢救,对抢救、搜集、整理提得太多,就会对今天的农业 文明向都市文明的转化形成阻碍,形成一种复古的、抵抗现代文明的力量。这是一种比较激 烈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动不得,完全应该真实地让它保存着、传承着。还有 一种观点是,我们现在要紧的不是民间文化实物的抢救,而是对现存资料研究,对研究 的保护和抢救,研究者是最重要的,过去的研究料是最重要的。这三种对立的观点都有道 理,但不完全。冯骥才先生说,保护是第一位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不保护不行。保护不 是简单的收藏,有它的多种内容、形式与目的。

谭:目的是什么呢?

白:大约有三方而的目的。第一是学术的目的。这有悠久传统,但我们过去搞民俗,思 想与方法比较陈旧。现在国际上有环境民俗学、经济民俗学、人口民俗学、都市民俗学、色 彩民俗学等,这些都是我们没有的,需要我们去对接。第二是文学艺术的目的。今天我们不 断地在谈这个歌星浮躁、那个舞蹈没有民族特色、这个作家没有民族气息,在这个过程中, 吃民间文艺这碗饭的学者都要深刻地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由于我们放弃和没有能力为他们 从民间提供大量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文学的各种资料,他们才浮躁了? 没有民族气息了?朱熹说:“问渠那得淸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如果我们的水都枯竭了, 污染了,艺术家没法不发烧、不闹肚子。我们的民间文艺做好了,对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个直 接的贡献。第三是产业的目的。这个目的过去我们没有提过。十六大确我们要搞文化 体制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建设,这是两个重头戏。文化不仅具有宣传、教育认识的功能,还 有消费的功能。茶、家具、丝绸、印染、陶瓷,你能说它们不是产业吗?民间文艺产业在创 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创造岀巨大的经济效益。

谭:民间文化无疑应该保护,有什么具体的形式吗?

白:要做几件事:一、抢救性保护。都市文明转型很快,农业文明马上就要消失,国外 文化冲击很厉害。现在的年轻人多是电脑派、汽车派,很少有人去玩泥巴,一个巨大的文化 断层就要出现。我们既要学国外最现代化的东西,也要继承我们民族内心深处最强大最有生 命力的那部分东西,把它们结合起来,同时激活。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21世纪就有希望。 我们的民间文化五千年历经各种破坏,所留不多,这点东西我们如果还要蔑视它、排斥它, 不负有责任感,认为民间的东西粗糙低级,那我们还有什么引以为自豪的民族文化呢?没有 了。所以冯骥才说了一句话:民间文化艺术不是粗糙,是粗犷:民间艺术不是简单,是简练。 我们要学懂民间文艺的各种语言,好像电报员发报一样,破解它的密码,才会知道貞•正的民 艺术是很伟大的,精彩纷呈。在这个抢救性保护中,还要做到下列几点:加强法律的保护, 保护民间艺术家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政策的保护,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制圧相关的政策: 产业的保护和教冇的保护。我们要编一些民间文艺的课外读物,供幼儿园、小学初中、髙 中、大学学学习,加强下一代的民间文艺修养。

谭:这是一件事,还有呢?

白:第二是传承。保护和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一对李生姊妹。做不到传承的民族,文化 没有生命力。现在由于城市文明越来越高,农村中带工业因素的手扶拖拉机、电话、电器正 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农业生产生存方式,民间文化要全部传下来已经不可能。这就更显岀传承 人的重要。传承人是连接古老和现代的链条。我们正在搞民间艺术家的资质认左,培养他们, 教育他们。另外还办了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研究生班,在北京石景山区12个学校挂牌,作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基地,做教育传承的工作

第三就是转型工作。因为城市居住的密度太大,空间太小,鞭炮在北京恢复似乎不可能 T,但放鞭炮这个民俗可不可以和旅游结合起来,在特泄的旅游景点,有安全防范措施的情 况下,适量放放鞭炮,我认为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还有少数民族的民俗。可以把少数民族 文化资源变成旅游文化资源。办法可以是两套,一套是原生态的不受任何破坏的文化保护, 一套是给游客看的,有一左的加工成分(许多游客嫌原汁原味的表演粗糙简单)。丽江古乐 就是这样,民俗活动中照样演奏过去的音乐,但在丽江古城就搞了东巴宫和纳西古乐宫,只 有部分节目是原生态的,别的都是变异的,四洋乐器进来了,指挥、西服革履的主持人也进 来了,既保存了自己的文化,也获得了经济效益。我认为,民族文化适应都市文明和商业 明就能生存,不适应就会火亡。

谭:看来转型工作是形势的要求,就看怎么转了。

白:对。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尊重这个民族自己的愿望,不能强行转,这一点很 重要。前年有个地区想把山底下的苗族迁到城里来。我说,你们的出发点很好,想让这些人 城市化现代化,但苗族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跟他的山,山上的树、动物、上地形成了不可 分割的联系,你们把整个村落迁走,放在一个全部汉化的地方,他的语言、服饰、风俗就要 消火,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民族文化要转型,首先本民族要愿意并学会转型,要转优,不要 转劣。另外,我们的民间文化工作者要告诉他们正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70d3699af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