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潇潇江上村”引义释疑

2022-04-07 08:06:3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暮雨潇潇江上村”引义释疑》,欢迎阅读!
上村,引义,释疑,潇潇
见《语文学习200710

“暮雨潇潇江上村”引义探疑



浙江省湖州中学弁山校区 夏云陶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一文中描绘了一幅“农村冬雨图”,其中,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店,再加一味红黄的光晕构成了朦胧迷人的意境。在这段景物描述之后,跟了这么几句话:人到了这样一个境界,自然会变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

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原文中的这几句话令人大是费解。很多学生希望读到整首诗歌,希望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并且把握作者引用的意图。然而研读中,老师和学生都发现整首诗的原本的真正意旨似乎与郁达夫的用意有牴牾之处。

[学生疑问]

一、背景描述有误

“暮雨潇潇江上村”是唐五代诗人李涉(曾任太学博士)《井栏砂宿遇夜客》中的一句。唐诗纪事》记载:李涉乘船前往九江,经皖口时遇强盗拦截,强盗厉声呵问:“船上何人?”李涉的随从回答说:“太学博士李涉。”强盗头目恰是爱诗之人,久仰李涉诗名,如今竟亲眼得见,欣喜万分,将一片杀人越货之心抛在了九霄云外,立即要求李涉赋诗相赠。于是李涉写下了下面这首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盗首大喜,还以酒肉款待了他。

根据这个故事,说“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确实不大容易理解。因为在整个事件中,李涉是被动软弱的,是被打劫的一方,而强盗是主动强大的一方,说强盗对诗人客气倒还合理些。

二、诗歌主旨偏移

原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逃名姓”暗示李涉有隐居出世的念头,但是现在水陆强盗都知道李涉的姓名与身份了,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即社会上已经有一半人像强盗一样了——那真是处处有人知我名姓,无处可以隐居了。这两句诗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间接表达了作者愤懑的情绪。这样的诗句无疑进一步拉近了作者与强盗的情感。那位强盗看后应该会对诗人更加客气些。

绿林豪客是出于对李涉的敬重、对诗歌的爱好,才对李涉客气起来的;而李涉对绿林豪客的客气是一种应酬:对方既然不侵犯自己,而且带着敬意,那么写诗用来应酬,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岂非诗人之家常便饭?

诗人对绿林豪客客气起来,根本不能说是因为“到此”,将诗人的客气归于“江南的迷人”,更是曲解了诗歌的原意。

[讨论释疑]

学生能够对引用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无疑是件令人振奋的事,但是诗歌原本就有多义性,再加上此时的诗句已经成了一篇现代散文的引用部分,它应该具备它的新的、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意图,它的用意应已根据作者的需要发生了转变,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语境意。带着这样的引导,笔者再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让学生的认识与郁达夫的独特心境相碰


撞,终于使学生对以上疑惑有了正确的解读。

一、合理地换角度推敲诗人心境

如果我们将诗人写成诗歌的过程推敲一番,不难得到以下结论。诗人绝对不是因为看到了强盗,才注意到“暮雨潇潇江上村”的景象的。夜行时,诗人早已将这个迷濛的画面尽收眼底;在这样柔和的景色中,人很容易变得心胸开阔起来,以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那么面对绿林豪客自然也淡定从容了。

就整首绝句而言,诗人针对的是社会问题,有不满朝政的心情在内,一旦流传开去很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所以由诗中可见李涉的个性,他应该是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有勇气的人。那么,一个敢于抨击社会将死生置之度外的人又怎么会因强盗对自己客气而变得软弱起来呢!诗人主要还是因了夜晚所见之景、所思之事而变得性情温和了,甚至于和那强盗都惺惺相惜起来。因此,说“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也不难接受了。

二、注意部分引用与整体引用的区别

唐诗鉴赏辞典》中说“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宝库中的珍贵的一角”。其中“特定的情景”应该包括“夜景”和“绿林豪客的友好”。而引发郁达行文的特定情景之一,同样也应是“暮雨潇潇江上村”这一江南美景。

另外,“暮雨潇潇江上村”一句是全诗的引起句,有起兴的作用,就这一句而言,它只在整首诗中起到了铺设情境、渲染烘托的作用,根本无法由此一句便得出李涉的具体意图。以这么说,此句写的细雨迷濛之景,最多体现了诗人柔和的心境,幽雅的情致,还无法体现深刻的意旨。如果就郁达夫引用的范围看,仅“暮雨潇潇江上村”一句,确实与散文中前面语段所描绘的“农村冬雨图”情境相符,可谓引用得毫厘不差。

每一位作者在引用他人的文句的时候都可能进行合理的符合文章需要的艺术性加工,圣陶老先生就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如果明白了郁达夫的写作思路,前面的疑惑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总结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喜欢向有深度的问题挑战,对于学生提出的简单的问题较易忽视,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屑的态度。这就有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减损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些看似不解自破的疑问,进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组织学生活动探究,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属于“于无疑处生疑”。朱熹有语:“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无疑处激疑,可促使学生深思,深思而后释疑,既深入了解内容,又提高了认识。这种点拨法的长期运用,可使学生养成一个反复多思的好习惯,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6eb5ce5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d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