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诗歌鉴赏之即事感怀诗》,欢迎阅读!
高考诗歌鉴赏之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季节、天气变化、遇友、落第、登科、被贬、遇赦、访友、探幽、登高、渡江等等)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往往是诗人兴之所至,妙手偶得。
我们在中学课本中接触过许多即事感怀的作品,如《客至》 《寻隐者不遇》 《游园不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将进酒》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夜喜雨》 《登高》 《逢入京使》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都属于这类作品。作为高考鉴赏材料,即事感怀类诗歌也是入选频率最高的。 阅读这类诗歌,我们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是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把握诗人因此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最后才能赏析评价诗歌的写作妙处及艺术手法。
做该类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第二,要关注环境、景物描写或使用的典故;第三,要紧扣文本,不论是写事、写人、写物、写景,最终都是为感怀服务。(即事是为了感怀)
真题训练
1.(四川卷)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2.(北京卷)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补充:①被酒——带醉,刚喝过酒。②总角——形如今之小辫而短。③口吹葱叶——吹葱是一种儿童游戏。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1
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5.(广西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考诗歌鉴赏之即事感怀诗答案
1.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长今,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4分)
2.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3.(1)《论语》(《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5.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6.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远离故园,路途遥远,遥望只能泪流不止。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64656c676c66137ef0619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