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一名科学家》读后感

2022-10-06 15:09:5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当一名科学家》读后感》,欢迎阅读!
一名,读后感,科学家,怎样
精品文档

科研之路,诚信为先

——读《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有感

标题:《怎样当一名科学家》

作者:(美)科学工程公共政策委员会 译者:刘华杰

出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摘要:科学研究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容不得丝毫虚假。然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技术化,科学特征的日趋凸显,学技术的多重效益备受关注,科学研究人员的学术伦理问题也逐渐呈现。本文列举了科学工作者的种种学术伦理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字:科学工作者;学术伦理;产生原因;解决方案

1 引言

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主人公关于不道德的界定,个人觉得其观点很耐人寻味。书中的主人公是这样来定义不道德的行为的:“不管你是属于哪一个阶级,有的东西是有共同的原则的。有人说,只要自己的良心感到安定,就不涉及‘不道德’这个我倒有点异议,因为每个人的良心的承受力不同,同样的事情,也许你的良心会不安,而他的良心未必不安——我个人以为,如果你不知道你做的某件事情,明天要合法地见报,你会因此感到不安,那么这件事情就是‘不道德’的;如果你做的某件事情,你的母亲知道了会感到羞耻,那这件事情就是‘不道德’那么,这种简单的道德鉴定是否同样适用于界定科学工作者违反科学理的活动呢?

在很多人心目中,从事科学研究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容不得丝毫虚假的职业要求,给了科学工作者极高的道德声望。假如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个诚实的人,这个人很可能是一名科学家,因为诚实对他而言,有如水和空气。

然而,从被贝尔实验室除名的物理奇才“舍恩”,到韩国民族英雄黄禹锡;从伪造学历受聘清华大学的刘辉,自主创新的造假先锋上海交大教授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陈进,新近发生的学术不端案例提醒我们,离开制度的约束和有效的监督,科学的庭院里照样会长出欺世盗名的杂草。

美国科学工程公共政策委员会在为科技工作者编写《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一书时,已经意识到科学进步以及科学社会关系的改变,科学界带来的新挑战。他们认为,目前,研究者人数和课题的增长已超过研究经费的增长,研究作也变得规模更大、更复杂、更昂贵,这给了科学家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让外界科学工作的了解变得更为艰难。这种情况下,科研应该比过去受到更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建设和行规教育应当并重。

2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伦理问题

人类的实践活动都受一定伦理的导引。因而,学术研究活动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也必然受其导引。因此,学术共同体在学术研究中所形成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就是学术伦理。它是从事学术研究这种职业的人所要遵从的道德原则,它是某些社会伦理在学术领域的延伸。

在当今社会学术研究几乎已经被社会公认为一种特殊职业。美国教育学教授马丁F.Martin把学术职业描述为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易受新知识生产响的、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波动的、遵循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的自主性职业。此,学术伦理事实上是一种职业伦理,它旨在要求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形成某种秩序,从而维护学术研究活动健康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技术化,科学特征的日趋凸显,科学技术的多重效益备受关注,科学研究人员的学术伦理问题也逐渐呈现。综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史,发现了诸多玷污学术殿坛神圣性的违背学术伦理的行为。如仅在近百年中,我们就看到:

早在1912年,英国一位名叫查尔斯·道森的“业余考古学家”声称他在英格兰的皮尔旦村发现古人类的头骨和颚骨,估计是30-100万年前的古人类,被命名为“皮尔旦人”一时间传媒纷纷报道,学术界称之为20世纪进化论的一大发现。不料这只是精心设计的骗局,经过放射性碳元素精确测定,所谓的“皮尔旦人”的古人类化石不过是500年前一个女人的头骨,而那块颚骨乃是500年前生活在东印度群岛的大猩猩的颚骨。最为滑稽的是,“原始人”的牙齿是经过锉磨后才使之吻合的。[1]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密立根,,因测定了电子只有一个电荷而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在他去逝后,研究者发现,他并未如他所保证的那样,公开了全部的实验数据,而是以某种理论为前提有选择地发表数据,以至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大学的埃伦哈夫特教授由于从理论难以证明“存在非整数电荷”而陷入精神崩溃。[2]

1992年,淮北煤矿师范学院教师李某剽窃外国学者论文被揭露。他抄袭了土耳其学者和意大利学者发表在《新实验》杂志上的论文,冒充自己的新发现发表在《瑞士物理学报》和美国《数学物理杂志》上。在我国和国际上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1997年,华东理工大学某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博士论文被查出是抄袭之作,其教授、博导资格被撤消,并在全国范围内通报。

2005年,韩国著名科学家、被称为“克隆之父”的黄禹锡Hwang Woo-Suk先是以获得两项世界级科研成就红极一时,随后又因卵子风波和论文造假事件名声扫地,一夜之间成为韩国的“国耻”[2]

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责人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

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布马丁森(Brian C.Martinson2005)等人对在职中青年科研人员的抽样调查所作的统计分析揭示:在过去三年里,回答问卷的3247人中,承认曾有“伪造、弄虚作假或者剽窃”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占15.5%,承认曾有其他“有问题或不负责任的行为”占27.5%。[3]

虽然从真理的相对性的维度来看,所有的科学成果都具有暂时性,科学果都有可能出错,但是,在上述的材料中,看到的却是科学界存在着与科学成果的暂时性本质无关的欺骗行为——捏造、仿造、剽窃等不端行为。

3. 学术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若干解决方案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学术伦理问题可能是由于以下某一条或几条原因产生的: 1) 科学界出现的观念错位;

2) 学术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违背学术伦理的行为有机可乘;

3) 科技手段为科学技术人员学术伦理问题的产生提供了便捷之径;

[4]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4) 科学精神培养的不足与学术伦理教育的不完善是导致学术伦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最近几年,学术界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在我国展开关于科学界的学术道德的激烈争论,一系列疾呼展示了该主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失范需要整饬,规范有益于其走向正确。因此,我们可以:

1) 加强学术环境的建设,为科学技术人员学术伦理的构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加强科研道德的研究,为科学技术人员学术伦理的构建提供学理基础; 3) 加强科学技术人员的学术伦理和科学精神教育,培养科学技术人员自身的学术自律意识;

4) 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为科学技术人员的伦理构建提供制度障。

4.结论

科学重在追求真理、探索世界奥秘与规律,旨在实现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之本。但有的科学技术人员在名利的驱使下,诱使学术界的某些人抛开了学界所要求的实事求是和诚信的伦理规范却把实用与功利放在其学术伦理的首位,突破学术道德的底线,进行急功近利的学术行为。为了保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学术环境的建设、科研道德的研究以及进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伦理和科学精神教育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科研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实现制度管理和行规教育的并重。

参考文献:

[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64 [2] http://www.sste.com/show_review.asp?id=89

[3]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16147/1427040.html

[4](美)科学工程公共政策委员会著,《怎样当一名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5欢迎下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610f864e6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