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 苏 轼 全市一等奖

2022-09-19 07:16: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 苏 轼 全市一等奖》,欢迎阅读!
东坡,选读,耳目,宋词,选修
《定风波》教学实践报告

一、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

《定风波》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的第一首词。该部分共选了苏轼的四首词,《定风波》是选教或自读内容,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的作品, 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能动地品评词作,领悟作品内涵,获得人生启迪。

高二学生对于苏轼的诗文并不陌生,苏教版必修一的《赤壁赋》及必修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词的语言凝练、含蓄,包孕性强,跳跃性大,加之当代中学生在理解古代文人,尤其是屡遭坎坷的士子的人生情怀时有一定难度,为此,如何引导学生透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精练文字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由表及里地把握词人隐于字里行间的深沉的情感意蕴、价值取向,就成为了教师备教时应重点落实的环节。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善于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这节课,我采用了课前预习、带着任务朗诵、同桌或分组讨论、课后拓展鉴赏的手段,以达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目标。

二、实践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近作者

请学生就学过的课文谈谈苏轼的生平际遇、人生态度,由此导入新课。 (二)诵读词作,感知内容 1.指导诵读,把握要领。 2.理清层次,知晓内容。 (三)剖析手法,赏嚼意境 探讨:本文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明确:

1.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2.一语双关,曲笔抒情。 (四)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探讨:本词写了生活中一件怎样的小事?通过这件小事,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定风波》和《念奴娇》中的抒情形象有哪些不同?又有什么共通之处? (五)课堂小结,布置练习

联系背景,勾勒你心目中的词人形象。

三、收获与体会

1.这节课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任务朗诵、同桌或分组讨论、课后拓展鉴赏,达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目标,课堂气氛活跃。

2学习本课联系了以往所学的内容,方便参照阅读,加深理解。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3.通过学习,学生能凭借查找的资料,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课外自己的积累进行写作,人物评价准确,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4.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遵循学生自身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理解过程,潜移默化地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

四、问题与建议

1.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因为时间的局限,本课对苏轼的个性化阅读未能深入展开,对其人、其词及他和其他作家的比较未能做到更多元化的阅读。

2.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解题能力都有待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5e73e60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