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评析

2023-02-25 03:29: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孔雀东南飞》评析》,欢迎阅读!
孔雀东南飞,评析
《孔雀东南飞》评析

作者:王会成

来源:《新阅读》2020年第07

《文心雕龙》不仅是古典文学理论巨著,也是我们评价很多文学作品的指南。《文心雕·知音》篇所提出的六观方法一直为历代评论家所推崇, 文章依据 六观方法赏析《孔雀东南飞》,更能条理清楚地领略本诗之美。

自古以来,对各类文章的赏析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同一篇文章很难做到褒贬一致。这种现象与作品本身的特点分不开、与赏析者的审美能力分不开,更重要的是与赏析者的分析角度和方法也分不开。

到了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了《文心雕龙》,整部书共有十卷,分为上、下两部,每部二十五篇,全书共五十篇。《文心雕龙》基本上是以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基础,并兼采了道家的一些理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南朝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同时细致地探索和讲述了有关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蕴含的美学规律。可以说,《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它不仅是内容丰富、体制宏阔、结构严密的古典文学理论巨著,也是很多人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理论指南。尤其是其中的《文心雕龙·知音》篇,这一篇非常详细地论述了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评价文学作品的问题,文中所提出的六观方法也一直为历代文学论家所大力推崇。所谓的六观,就是评价一篇文学作品时需要注意的六个基本方面: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体分析一下:所谓观位体就是要仔细研读(观)文学作品的主题、体裁、形式、结构以及整风格;所谓观置辞就是要仔细揣摩(观)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所谓观通变就是要认真考察(观)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创新;所谓观奇正就是认真探究(观)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写风格是属于正统的还是属于新奇的;所谓观事义就是要反复印证(观)文学作品的引经据典等;所谓观宫商就是要研究(观)文学作品的音乐性,比如声调、押韵、节奏以及声律等。《文心雕龙·知音》所总结的这一文学鉴赏方法适用于所有文学作品。如果我们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依据六观理论进行分析和鉴赏,下面我就运用这一方法分析《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

首先,我们从宫商角度看,这篇《孔雀东南飞》非常符合宫商规律。《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五言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之一。它被历代文学评论家一致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从汉末一直到南朝,这首诗在民间口头传唱中经过了人们不断地加工、丰富和润色,巧妙地吸收了民歌叙事艺术手法和诸多表现技巧,使它成了汉代乐府诸多民歌中最杰出的、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一首比较整齐规范的五言诗,通篇运用了精练的、通俗的而且口语化很强的叙述语言,因此,整篇诗歌不仅节奏鲜明,适于歌唱,而且描述事件清晰、故事情节曲折、表达方法灵活。


其次,我们再从位体方面分析,这首诗是以刘兰芝的悲惨遭遇为主线,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从焦母逼迫归家到刘兰芝被迫再嫁进而刘兰芝焦仲卿二人自尽身亡的悲剧发展过程,故事情节完整,详略得当,矛盾冲突十分尖銳,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刘兰芝、焦仲卿的以死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是同违背这些人性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不自觉的、在没有出路情况下的不得不进行的抗争。但是他们的以死抗争,却代表着无数普通百姓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无情控诉,这首诗不仅仅充分表现了他们这对年轻男女为坚持自己的爱情理想而做出的英勇抗争,而且他们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符合人性的本质特点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以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赢得了无数后人的同情和尊敬,成了后来人们粉碎封建枷锁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力量。可以肯定地说,刘兰芝、焦仲卿两个年轻人的死,已经完全冲破了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相当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历史意义,充分揭示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所以,这首诗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能够形象生动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爱情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本质,热情讴歌了刘兰芝、焦仲卿二人忠于美好爱情、敢于反抗压迫的大无畏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孔雀东南飞》在文章结构方面也是相当完整、紧凑和细密的。其故事情节的组织,主要是采取了两条线索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是由刘兰芝、焦仲卿两人之间的爱情关系构成,这条线索在全诗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条线索是刘兰芝与焦母等家长制抗争的过程,这一条线索是矛盾冲突的主要表现点。

诗中的矛盾冲突主要在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与焦仲卿之母、刘兰芝兄之间展开。焦仲卿哀求母亲一段,是第一次矛盾冲突,诗中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焦仲卿的软弱;刘兰芝辞别婆婆一段,是第二次矛盾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刘兰芝的反抗与斗争;刘兰芝拒婚是第三次矛盾冲突,写出了阿母的顽固和焦仲卿的守约。这些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一次比一次感人,最后直至二人双双以死殉情。

刘兰芝与焦仲卿二人的感情纠葛也是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层层展开的,第一段刘兰芝对焦仲卿的诉苦,表现了她对焦仲卿的信任与依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焦仲卿哀求母亲失败,刘兰芝、焦仲卿二人之间的话别,也反映了焦仲卿的不舍和刘兰芝的温情。第二次冲突刘兰芝辞别婆婆后,焦仲卿的送别,生动表现了他们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第三次冲突刘兰芝拒婚一段,焦仲卿的不解与抱怨,刘兰芝的解释与表白以及他们二人之间最后的诀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两个人生死不渝的爱情。由此可见,上述两条线索,刘兰芝与焦仲卿二人爱情关系为主,刘兰芝与焦母等家长制抗争为次。主次分明且互为因果,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整个故事的叙述和诗中人物命运的交代。

本诗最大的艺术成就是通过极富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在贯穿全篇的人物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焦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是不相同的,正是这种不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她勤劳、善良、饱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


柔内刚的鲜明个性。同样,焦仲卿在各种场合的话语中,也表现出了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的正直善良,以及他摄于母亲的威逼,软弱、胆怯但又逐渐发展演变的人物性格。诗中写到刘兰芝与焦仲卿殉情之前,刘兰芝假意同意再次嫁人,焦仲卿见刘兰芝回家与自己母亲诀别,他们两个人此刻的话语,非常切合当时条件下各自的身份与处境,让读者感到栩栩如生。 再次,从置辞方面看,本诗的人物行动刻画和心理活动描写是一大特色。比如诗中: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虽寥寥几字却形象地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天还没亮,她就早早起来,既表现了她内心的不安也表现出她不愿再在焦家继续生活的决心;打扮漂亮再去辞别婆婆是她对焦母的一种抗议和示威;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不舍,想要离去又不忍离去时的微妙心理。在全诗中,类似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还有很多,虽笔墨不多,却极为到位。

奇正、通变角度看,诗中比兴的写作手法和浪漫色彩的结合与运用,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倾向与思想倾向通过这种方法鲜明地表现出来。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首先运用了的手法,引出刘兰芝、焦仲卿二人的依恋之情,开篇就渲染出了阴郁的气氛。到最后一段,由现实中的合葬引申到象征着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对美好爱情和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坚定信念,这是刘兰芝焦仲卿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正是这一手法使整个诗发生了质的飞跃。

本诗的结尾,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民间传说中的梁祝故事,死后化为蝴蝶翩翩起舞以及白居易《长恨歌》的结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或多或少是受了它的影响。 总之,依据六观的方法赏析《孔雀东南飞》,能条理清楚地领略其结构之美、文辞之美和意境之美。也能通过分析发现它之所以屡屡被选入教材是有其独特魅力的。通过本文,我们也能发现六观理论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它可以帮我们透过文章表面悟出文章之理、领略文章之美。

作者系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5e43f9a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