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王洛宾的例子)

2022-04-24 06:00:0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王洛宾的例子)》,欢迎阅读!
王洛宾,源泉,例子,动力,创新
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写《在那遥远的地方》时,王洛宾只有二十六岁,当时在蒙古青海湖边的一个小地方教音乐。有次电视台摄影队来,想拍摄一辑纪录片,他们找上了当地一名千户长的小女儿。王洛宾对这位清秀脱俗只有十九岁的女孩很仰慕,但因语言不通,相处两天,无法沟通,只能把她写入歌中寄情。

在一次记者访谈中,他自嘲地说:也许那是单恋吧,因为心里有话又说不出来,只有通过音乐,才能把内心的感受尽情发泄出来。 由此可见,王洛宾的歌曲创作与什么有关?

王洛宾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音乐艺术家。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几次参加抗日宣传组织,积全国解放以后,他又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多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在不同时期,王洛宾的创作主题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王洛宾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几次参加抗日宣传组织,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国解放以后,他又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多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

早在30年代,王洛宾还未进入新疆,就已经开始了对新疆民歌的收集整理,第一个把新疆民歌传入内地。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他的足迹遍布大西北,先后收集整理、改编翻译了十几个民族的700多首民歌, 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优秀民歌,先后出版了8部歌曲集, 使中国的西部民歌不仅流传全国,而且传遍了全世界。 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当记者问起他那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阿拉木汗》《大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等为何那么感人,他坦然表示这些歌曲并非他的原作,而是经过采风,改写以及艺术加工而成的。

他谦逊地说:这些歌曲是由几千首歌曲中筛选出来的。有时在一、两百首歌中只精选出一、两首,怎么能不好听呢?真正的功劳应属于那些民间音乐家,假如没有他们写出那么美的旋律,我也无法把它们艺术加工,改编出来。王洛宾的这段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5dd65c0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