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交往的频繁使得传统的地理空间被超越,也使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受到挑战,许多人质疑地缘政治学本身存在的意义。现时代地缘政治研究依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并被全球化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研究需要拓展新的研究视阈。其中,区域、非传统安全、经济与政治相结合、地缘空间的拓展等已成为当前地缘政治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地缘;政治;陆权;海权 一、地缘政治学说的缘起
自 19 世纪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地缘政治学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地缘政治学,亦称“地理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各种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结果的理论。采用整体论的研究方法,把诸如疆域、气候、资源、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文化属性、经济活动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解释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态势和国家的政治决策”。《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述地缘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中地理位置对各国相互关系如何影响的分析研究”。
综合国内外地缘政治论著中所述的思想,其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地理——地缘要素,二是国家之间的地缘关系,三是地缘政治(战略)格局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四是全球性的地缘政治问题,五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地缘政治战略等等。其研究的内容是地缘政治学者与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地缘政治的研究历程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处于世界体系中心的西方国家,已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的战争掠夺和殖民瓜分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主要的时代特征。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被后世视为地缘政治学创始人的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和“生存空间”理论,在客观上为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的对外征服与扩张提供了合法性辩护。
德国在威廉二世采用的陆权与海权同时发展而争夺中欧的一战中失败后,地缘政治学获得全面反思,由德国的豪斯霍费尔等进一步发展。他区分了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认为前者研究地球表面的国家分布及运转的地理条件,后者研究自然空间的政治行为。前者是静态概念,后者是动态概念。受拉策尔和麦金德影响,他提出了泛地区地缘政治思想,设想形成在大陆规模上的庞大地缘政治实体,并认为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是未来世界的“中心地带”。同时,他认为地缘政治是区分于纯科学的应用科学,地理学理论是对国家发展和政策制定的科学基础。他对陆权和海权在国家战略中的角色更强调陆权,建议推进中欧和东进的双重政策。正是这些理论与国家政策的不当结合为德国二战的领土扩张提供了合法性论证,导致 了灾难的后果。
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地理学实际上就是一门分布的科学,以研究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布以及自然和人文之间的关联为重点。现在所能见到我国最早全面介绍政治地理学的书籍,是1906年,刘鸿钧通过对世界各国概况的描绘来解说政治地理学,并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在政治地理学之中,他指出:“地理学之种类异矣,研究人类与地理相互之间关系曰人文地理,政治地理者为人文地理研究中尤重要之一科,得其概略,则近今世界之大势以及政治组织之机关,可一览而备悉焉。”
20世纪40年代,在对豪氏理论的批判及借鉴中,地缘政治学研究热逐步由德国转移到
美国。提倡“人性化”的“新”地缘政治学,但是美国学术界在早期似乎对此并不欢迎,因为它过多涉及政治的进程,并且与纳粹的紧密结合令世界排斥。沃什尔认为地缘政治学可以定义为“一门人文地理学和应用政治学的综合学科”,他同时强调一种超越物质内容的精神——对外战略的公正。而另外注重实用性的美国学者乔治·雷纳认为地缘政治学的定义是“对一国国情和资源的重要特征进行研究以确定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的一门学科,从而把它与政治地理学等同,并进而肯定了该学科对国家间实力和军事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地缘政治学在后来的休眠时期根源于它为二战中德国的扩展提供论证。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缘政治学在经历了战后较长时间的沉寂后实现了理论的复兴。这一时期,冷战成为宏观的时代背景,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争霸成为基本的战略环境。在这种时代特征之下,美国地缘政治学家索尔·科恩提出其“分裂的世界图式”理论,诠释了冷战时代美苏各自领导的联盟体系之下陆权与海权、心脏地带与边缘地带相互对抗的分裂的世界。苏联的戈尔什科夫则提出了“新海权论”,强调海洋的战略价值和海军的战略作用。这一学说反映了冷战背景下苏联同美国争夺海权的战略诉求。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柯恩在1964年发表的《分裂世界的地理与政治》一书中提出,世界性权力中心的第一级地缘战略区包括二个:一是依赖贸易的海权世界,核心是美国;二是欧亚大陆世界,核心是苏联。其中次一级的海洋欧洲(西欧)和中国大陆的地位也比较突出。地区性权力中心居第二级,称为地缘政治区,包括海权世界中的盎格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海洋欧洲(西欧)和马格里布(北非),亚洲离岸诸岛与大洋洲及南美;欧亚大陆的俄国心脏地带、东欧和东亚大陆;南亚、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1973年前后,柯恩认为全球政治体系“是由美国、欧洲沿海国家、苏联和中国四大实力组成的多中心体系。全球的均衡在于世界权力核心的多极化,而不是两极世界”。
中国地缘政治学者则认为,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格局空间结构出现了新的发展。有的学者提出“二九五二”划分法:一是两大地缘战略区,包括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二是九大地缘政治经济区,即北美、东亚、西欧、俄罗斯或独联体、欧亚大陆的巴尔干、南亚、大洋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及拉美;三是五极,即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西欧;四是南北问题。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第一世界是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是发达国家、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三个世界划分摈弃了按照意识形态类型设定国家间关系的陈腐观念,坚持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制定地缘政治战略,核心是“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在“倡导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同时,呼吁要重视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的研究”。1982年柯恩强调了美、苏、西欧、日本、中国的多极性,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其次把撒哈拉以南非洲作为第三个破碎地带。第三是印度、巴西和尼日利亚已成为区域性大国,在其周围起着重要作用。1991年,柯恩再次对其模式作了修改。增加了‘边缘四分之一地球’和‘通道区域与国家’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分裂而出现的一些新的国家之间、亚非一些原有国家之间新的领土与边界(包括海洋)争端更是层出不穷。世界上一些海洋国家之间,海洋国家与濒海陆地国家之间,原来也存在部分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之争;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在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等海域,涉及领土岛屿与海洋石油天然气、战略金属矿产之争日趋突出。据称,“现在,全世界共有陆地边界22.6万公里”,还有“425处海上边界”,其中“约有265处——占62%——没有得到认可,从而导致这些水域的渔业资源、石油和矿产开采权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水上通道至今没有明确归属”。
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与印度两国存在2000公里边界及12.5平方公里领土的争端;与日本存在东海大陆架与钓鱼岛列岛领土之争;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存在南海海域和南沙群岛岛礁之争。除上述海洋权益战略资源之争以外,陆地上同样存在战略资源争夺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5c9d66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