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董仲舒对儒学的改变》,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变
作者:刘映红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10期
在中国的儒学史上,董仲舒和他的儒学思想对儒学的历史性转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广泛吸收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提出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锻造了儒学的兼容能力。同时,董仲舒在对儒学的改变上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 、董仲舒对儒学的积极改变 1.促使儒学官学化、经学化
董仲舒的建议,在历史上被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久便得到了实施。汉武帝将儒学提升为官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意识形态,同时正式规定儒家典籍即六艺为经,根据儒家尚存的五经设置了五经博士,为各位博士配置弟子员,又设太学旁听生若干名,并在各地由乡里逐级建校立学。这样,儒家具有了官方认可的学术权威性。相应地,儒学及儒家博士的社会职能不再仅限于先秦时“通古今”、立一家之言的学术范围,而是提升到“作经师”的高度,扩展到定大国之法的政治领域。
2.为儒家学派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儒学的官学化、经学化为封建社会找到了合适而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将儒学推到了极为显要的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和稳固了儒学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儒学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规范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3.为儒家实现治国安民理想找到了可靠的依托
儒学处于显要的位置,这极大地激励儒生们以儒学经典来阐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王之道,积极参政议政,为儒生们提供了更多步入仕途、参与国家政治的机会,这正是先秦儒家所孜孜不倦追求的。
4.实现了儒学向制度化思想的转化
一般认为儒学包括伦理道德、制度化思想和心性之学三个层面,其中,先秦儒学偏重于伦理道德;汉代儒学偏重于制度化思想,而宋明儒学则偏重于心性之学。董仲舒对制度化思想的阐述,主要是围绕着军权这一封建社会的政治核心问题来展开的。他既然认为德、刑等道德教化、法律制度措施体现了“天意”,那么,作为天意之代言人的君王,就必然拥有人世间不可逾越的至上权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董仲舒在新时代思想水准上发展了儒学
(1)“大一统”论。董仲舒立足于儒家学说,他从儒家经传中寻找“大一统”的根据。他利用《春秋公羊传》 “大一统”的说法大作文章,阐释微言大义。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论的中心就是服从,统一就是服从,人民服从皇帝,皇帝服从上天。“大一统”论包括政治统一和思想统一两方面,无论哪一方面的大一统,都是统一于天。而董仲舒“大一统”论的中心就在于思想的统一,思想要统一于孔子儒学。
(2)“天人感应”说。董仲舒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理论核心,外加阴阳五行学说和当时自然科学某些成果,构成天人感应的学说体系,并加以详细论证。他吸收了阴阳家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宇宙模式论,这就是天有十段说,他还吸收了先秦以来五行学说对其作两方面的改造,最后形成了“天人感应”说。
(3)“性有善质”论。董仲舒吸取先秦告子的“生之谓性”的观点,首先给性正名。董仲舒认为:“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在给性正名之后,他就提出:“诘性之质于善之名,能中之与?
既不能中矣,而尚谓之质善,何哉?性之名不得离质。离质如毛,则非性己。不可不察也。”从善的名中寻找不到性的质,因此不能说“质善”。性又离不开质,离开质一丝一毫就不是性了,没有“质善”自然也就没有“性善”。所以董仲舒反对战国儒家代表孟子的“性善论”。董仲舒还进一步根据“心”的名来论证人性不是完全善的。 6.锻造了儒学的兼容能力和应变能力
董仲舒在新时代顺应历史潮流,也承续着儒学的传统,广泛吸取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和方法,其中特别是吸取阴阳家、法家、道家等思想,将这些学派的思想、方法有机地融于儒学,赋予儒学以新的形态,使儒学首次较自觉而成功地吸容了其他学派。这对儒学来说意义重大,儒学由此具备了较强的生存能力,能最大限地利用其他学派的思想成果,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为儒学日后经风浪而不衰、临绝地而新生创造了条件。 二、董仲舒对儒学的消极改变 1.使儒学极大地依附和受控于政治
儒学的至上地位对儒学自身也有所抑损。先秦时,儒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有其学术的相对独立性,其思想言论不受制于统治者,不因统治者的好恶而改变。但从汉武帝时起,儒学的官学地位也无形中给自身套上一副枷锁,使得其思想必须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和目的,为统治者服务,儒学一定程度上蜕变为封建统治者治国安民、乃至压制民众而满足当权者私欲的工具。 2.使儒学体系具有较强的惯性和同化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种惯性和同化力则成了儒学革命性发展、变革的屏障,它能严密防范着一切可能触动儒学理论内核的观点、思想,直接阻碍儒学的根本性变化。宋明心性之学、近代的“中体西用”论,以及现代新儒学的由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基本宗旨,无不是应变于时代文化的产物,但都未能从根本上克服儒学重内圣而轻外王的局限性,未能彻底消除儒学的泛道德主义弊端。董仲舒通过吸取各学派思想提高了儒学的兼容能力和应变能力,也为儒学的根本性变革和发展设置了不易攻破的障碍。
3.使儒家的特性及儒士们对儒学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儒家本来重义轻利,倡导“舍身取义”、“杀身成仁”。董仲舒的建议虽也继承了先秦儒家的这一基本原则和道义观,但也吸取了法家、墨家等学派注重功利实效的观点,董仲舒要求百官尽职并争进其功。受此影响,儒学之士逐渐从功利意义上去学习和使用儒学,尤其是以儒学为获取政治资本的工具,并日益僵化、教条化和庸俗化,成了众多儒生迎合统治者、步入仕途的工具。
4.使儒学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
阴阳五行说既具有科学的方面,又含有宗教、迷信成分。董仲舒在吸取阴阳五行说思想时并没有作科学辨别,去伪存真,而是对阴阳五行说中科学和宗教成分一并兼容,他所构建的新儒学体系自然也较为复杂。董仲舒对阴阳五行等思想不加分辨的吸融,也使儒学具有了较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成了后来宗教迷信的理论依据。
董仲舒,历来人们对他及其思想众说不一,有的斥责他是封建统治者的代言人,或美其为“儒者宗”、群儒之后,或批判其神学迷信和唯心主义……因此当我们看待董仲舒对儒学的改变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客观的分析,以便于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59bc4a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