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如何看待孔子的

2022-10-22 12:08: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庄子是如何看待孔子的》,欢迎阅读!
孔子,庄子,看待,如何
庄子是如何看待孔子的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



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

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庄子》一书言及“孔子”之多,远远超过《孟子》,全书33篇,其中言及孔子的就有21篇,有一百多处。除《盗跖》篇对孔子进行人身攻击外,其他各篇对孔子的评价都较为客观,无论褒贬,都有其内在统一性。


《庄子》中的孔子, 是个平易近人的孔子,他学无常师,不断进步,而且常作自我批评。颜回本是他的学生,他却甘拜下风,在《大宗师》里,颜回言其“坐忘”,他不解,问曰:“何谓坐忘?”对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他闻之而叹曰:“丘也请从而后也。”从导师变成追随者,表现出通达而随和的形象。

在《寓言》里,庄子与惠施有一段对话,对话中,庄子指出,孔子行年六十而知五十九年非,“始时所是,卒而非之”;同时,又赞美孔子“鸣而当律,言而当法”,“定天下之大定”。《齐物论》有两处论到孔子,一处以孔子为圣人,“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此圣人即指孔子;另一处则谓孔子后知后觉,不及黄帝,“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人间世》言孔子教颜回“心斋”,教叶公子高“乘物以游心”,一派道家化的圣人气象。在《德充府》里,孔子以“兀者王骀”为师,又有兀者叔山无趾,谓孔子未至于“至人”之境。《天地》、《天道》、《天运》、《田子方》、《知北游》诸篇,均有孔子见老聃,问礼,问道,问圣人之语,孔子谓老聃“犹龙”,老聃亦称孔子得道。

总之,《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是个求道而得道,“行年六十而六十化”的圣人,其地位在黄、老之下,未达“至人”之境。“行年六十”的孔子,进入“耳顺”期,“耳顺”的形而上学意义是听天由命。孔子自谓“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孔子从凡人迈向圣人的重要节点。六十岁以后的孔子进入耳顺期,其精神之境界,从“知命”进入“由命”。在庄子的天化谱系中,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这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最高至人,“古之博大真人”老子即是;四圣人,传《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孔子即是。

以孔子言之,孔子就是先离道,而后求道,由求道而知反本归宗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57c031b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