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的艺术

2022-04-01 14:38: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公望的艺术》,欢迎阅读!
黄公望,艺术
山高水长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漫谈 □曹夕玉

要:笔者简述了黄公望在山水画上的艺术成就及其代表作品《富 《富春山居图》。而流传的另一《山居图》,是子明隐君画,被称为 春山居图》的艺术特色和传奇经历,以及画家与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 “子明卷”。而乾隆帝却将流入宫廷早的子明卷鉴定为黄公望真 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迹,将其编入《石渠宝笈》。直至嘉庆时期重加鉴别确认无用师 关键词:士风《富春山居图》简约 山水合璧

卷为真本。近人吴湖帆、当今美术界、鉴藏界及相关学术界均一 致认为无用师卷为真。1933年,日军侵华,《无用师卷》随故宫文 一、高山仰止黄公望

物先运上海,又至南京,后辗转至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常熟人。他的山水 现今,传世的无用师卷《富春山居图》与巧然天成的残卷《剩 画深受赵孟頫及五代江南画家董源、巨然的影响。黄公望与王 山图》,默默地被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温家宝总理关于两 蒙、倪瓒、吴镇并称为“元四家” 岸《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倡导引起强烈反响。201161日, 《图绘宝鉴》中说:(黄氏)善画山水,师董源,晚年变其法, 存世660年、被火烧360年、隔海分离62年的《富春山居图》终于 自成一家。”纵观黄公望所生活的时期、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遭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这既是两岸同根同源的见证,又为 遇,弃仕途而入全真教,使他贴近了道教的山水自然精髓,终其 《富春山居图》的传奇经历开启了新的篇章。

后半生全心寄情于超脱凡俗的山水精神世界之中。

三、山高水长,百代标程

在元代,黄公望就已名满天下,到了明、清时期更加备受推 中国的山水画精神追求“出世”“幽意”和“格超凡俗”《富 崇和赞誉。在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及石涛《跋汪柳涧摹黄大痴 春山居图》描绘富春江两岸秋初景色。开卷坡岸水色,山峰起伏 江山无尽图卷》、王原祁《麓台题画稿》等文集中都有对黄氏画品 争秀,形态迥异;下是茫茫江水,水面如镜,后高峰突起,隐约连 高古、逸绝之赞誉。“士风”是黄公望和元代的山水画家在作品中 绵;山间丛林茂密,姿态万千,点缀村舍茅亭,天然巧成,水中则 所追求的,崇简约,致清幽,达意境,求悠远。作品少有以真实山 有渔舟垂钓,钓者悠然,大片的空白水面构成了画面虚实的和谐 水为形,在其云游中时时观悟自然物象,铭记于心,融意入胸,以 统一。笔墨上显然是取法董、巨,但更为简约利落。其山以干且 “雅洁淡逸”的效果融其创作。其画论《写山水诀》中:“画一窠一 枯之笔勾皴,疏朗简洁,仿佛写字。运用长披麻皴,洒脱而富有 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如画工之流。”可以说,黄 灵气,枯笔淡墨,功力深厚,洋溢着董源江南山水平淡天真的神


公望将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对中国传统的文 韵。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水纹以浓枯墨勾之,淡 人画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其画作对后世影响巨大,尤以《富春 墨复勾,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只有点苔、点 山居图》最为著名。

叶时用上浓墨,山淡树浓,十分醒目。全图静谧空灵,却予人雄 二、传奇名画《富春山居图》

秀苍莽、开阔辽远之感,体风骨高远之境。这是一幅浓缩了画家 《富春山居图》为山水画长卷,一直为后世追随者和收藏家 毕生追求,足以标程百代之作,无怪乎董其昌见了惊呼:“吾师 所喜好。至元四年,79岁的黄公望,偕好友无用禅师,从松江归 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可以说,《富春山居图》虽 富春山居,黄公望始作此卷。但他时常停笔外出云游,故“阅三 初看平淡无奇,却是黄公望毕生对研笔墨求境界、法自然师造化 四载未得完备”。清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说画卷经七年乃 的人生箴言,是其对山水绘画精神理解的最高体现,它勾勒了中 成,七年成一卷,也称得上一奇。黄公望在完成图卷时,无用法 国文人内心隐匿的心灵家园,这正是所谓“富春江烟写痴心”的 师似怕被人夺爱,便请黄公望在画中题文。画中题跋:“至正七 “大痴”心境!

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 明末清初画家邹之麟将此画比之为王羲之的《兰亭序》。黄

所至,不觉斖斖布置如许,逐旋填札,阅三四载为得完备,盖因留 公望的简约而具象的文人画特色,经董其昌的倡导和清初“四 在山中,而云游在外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著 王”的努力,其画风风靡近300年之久。而今研习中国山水画者 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真成就之难 大多临习过这一作品。研究学习黄公望的艺术,对于理清中 也。十年青龙在大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 国画的发展脉络,传承中国文化发展的文脉有着现实的文化 止堂。 义。

《富春山居图》初为无用和尚所藏。明代的山水画家沈周、

董其昌都藏过此画,之后为宜兴收藏家吴之矩所拥有,其子吴洪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裕更是爱之有加。吴洪裕临终前交代家人将此画焚毁“殉葬”

幸好被其侄子及时从火中抢救出来。卷首烧焦的部分割下来, 编辑 王树凯 经重新修补装裱,题为《剩山图》。幸免的主体部分也经重装,将 原画尾的董其昌的题跋放于画前,这就是“无用师卷”,即今天的 5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4dee462783e0912a2162af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