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细说二十四节气——惊蛰·春分》,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细说二十四节气——惊蛰·春分
作者:繁意
来源:《科学Fans》2019年第04期
惊蛰历史上曾经称为“启蛰”。被称为“启蛰”的时候,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蛰,意藏,指的是冬天昆虫进入冬眠状态,藏于地下不吃东西也不动。启蛰,本意为在这个时节,蛰虫开始活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便有道,“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后为避开汉景帝刘启名讳,将“启蛰”改为“惊蛰”,与雨水交换顺序变为第三节气,意义也有转化,指的是春天来临后春雷炸响,惊醒冬眠蛰居的动物。
近代天文学定义的惊蛰是太阳在黄经角度345°这一天,一般在公历的3月5日或6日期间。
中国幅员辽阔,即使是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气候表现,自然而然也发展出适应当地气候的节气民俗。
在中国北方的山西一带,惊蛰过后,白日渐长,略有干燥,当地人们便有惊蛰吃梨的习惯,以滋养身体。也有传说道,晋商中有梁姓大户,先祖发迹于贩梨,雍正年间后辈走西口时正是惊蛰日,于是其父便拿了梨让他出行之前先吃,说吃梨是为了不忘祖先因梨而发迹。之后走西口的人们也便仿效吃梨,取“梨”与“离”同音,意为“离家创业”,久而久之,山西甘肃—带,便有惊蛰吃梨的习惯。
中国南方因为气候温暖,对于惊雷之后各种蛇虫鼠蚁苏醒的感受则更直接。尤其在气候比较炎热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惊蛰过后,因为天气回暖很快,各种昆虫等都变得活跃起来,其中不乏害虫如蚊虫蛇鼠一类。人们为驱灭它们,便点燃艾草在家中各处熏香。若有发现活动的虫蚁,还会手持艾草拍打驱赶。久而久之,广东一带便在惊蛰日发展出“打小人”的习俗,表现形式是通过击打代表“小人”的纸片人,摆脱诸般不顺利。
惊蛰也有三候,初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这三候直观的解释是惊蛰之后桃花渐次开放,黄鹂鸣叫,鹰转变为布谷鸟。
这第三候提到了鹰鸠转化,与“腐草为萤”类似,源于中国古代事物可相互转化的言论。《礼记》中《王制》篇以动物行为标识天气,“獭祭鱼”为春,“鸠化为鹰”为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便在惊蛰这一节中提到:“《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说的是春天万物生长,猛禽如鹰感受到欣欣向荣之气,感化而变为良禽布谷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4a0896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