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欢迎阅读!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群体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包括课堂上的人际关系,彼此间的要求,共同的情感,共同劳动中所形成的一致作风,集体在精神上的、情绪上和意志上的统一。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是课堂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所依赖的群体情绪状态。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笑声、掌声不断;而有时则比较拘谨刻板,只是老师在唱“独角戏”;有时十分协调融洽,师生配合默契;而有时又相对紧张,令人窒息……这些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左右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体验、注意力,从而对学习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等有所不同,教学效率也就必然有所不同了。因此,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是教师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们该怎样去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呢?下面谈谈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浅显做法: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具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价值。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认识感兴趣的事物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集中的注意、进行清晰全面的感知、引起浮想联翩的想象和积极深入的思维,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以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研究发现,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会给智能“锦上添花”,既发挥智能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给智能“雪中送炭”,弥补智能不足。不难看出,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正因为这样,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十分强调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极力反对那种“无趣”的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摧残。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国明代学者王守仁将不顾学生兴趣的教学比喻成“鞭挞绳缚,若待扣囚”等。这些充分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很多。比如,教师发出的知识(内容,连同其准确性,新颖性,趣味性等),教师使用的教学法(逻辑性,启发性等),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热情,自身的激情等),教师的风度(大方,整洁等)。所有的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有向心力的教师心理场,直接在心理层面促进学生的提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作为教育者,在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之前,必须先用有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它是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甚至于把教师的好恶都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教师扎实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渊博的知识面以及精湛的教学技艺,甚至准确的语言表述、优美的语音语调和恰如其分的语速都是学生认可教师的前提。当学生认为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是可信的、可接受的,他们的心理状态才会是积极的、活跃,课堂气氛才会是和谐的。教师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演说家的口才或艺术家的风采,要让学生从语言到行动上都去羡慕你、去模仿你。尤其在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上,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心胸开阔,豁达大度,一视同仁。要宽容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更不去用有损
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去训斥学生,而是经常用激励的话语去鼓励学生,去发现学生的长处。哪怕是学生的一个站姿、一个字、一首歌,也去赞赏,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某一个“不经意”表扬而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去喜欢你,接近你,去用心学习你的学科,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有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才能达到敬其师,而信其道。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要从教师基本的文化素养抓起,当学生成为老师的仰慕者时,他们就会信任老师,自觉地跟着老师积极配合,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师德的修养、知识的提高、教学技术的锤炼。要以自己对教师事业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激起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只有做到这点,教师才能在学生中确立真正的威信,才能以良好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三、正确评价,提高期望。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确立、学习动机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课堂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这些做法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因此,激励性的评价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教师与同学的肯定是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源泉,学生有了较强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愿意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教学中应避免“廉价的表扬”,进而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这不仅需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探究,也需要研究评价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总之,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做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评价不仅要注意它的时效性还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发展性。使学生通过评价,进一步了解自己,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确立学习知识技能的信心。真正做到评价是为学生服务,教师通过强调改进学习方法和鼓励学生使其产生的成就感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成功检验所产生的快乐情绪,更有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师要摸准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对他们寄以合理的期望,坚信“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形成适当的高期望,才可能形成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来向学生传达他们的期望信息,只有当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把握、合理评价每位学生,形成适度的高期望,才可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记得班上有一些是老师公认的差生,平时他们的不自信就写在脸上,我经常对他们说:“过去的只代表过去,老师看好你的是以后,只要你自信、勤奋,你会很优秀,你一样可以赢的同学的掌声,一样可以成为老师的骄傲!”在我的不断鼓舞下,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勤于思考,勇于发言,他们一举手,我就给他们机会,并鼓励他们:“很好,很努力!找得又快又好!如果你再深入思考,我想你会与老师想的一样!”一段时间后,他们学习进步十分显著,脸上常见笑容。由此可见老师的高期望是多么重要啊。
四、 投入情感,激活课堂。
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实践证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教师的师爱则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
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它还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引领学生情感的深入,当读到:“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我问:“望着这一切,望着渐渐要沉没的船长,你想对他说什么?” 学生说:“我想对他说:‘‘船长,你太伟大了,在生死关头,你只想到了别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学生说:“我想向他行注目礼,这样的船长太可敬了。因为此时任何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在音乐声中朗诵了一首献给船长的诗,此时,许多学生哭了。教师情感的投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形成了,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总之,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很多而且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老师、学生、课堂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以显露,行为得到认同时,才能形成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但至关重要的因素则是教师的作用。正如罗杰斯说的那样:“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了什么以及他怎么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良好的人格魅力,积极饱满的情绪、新颖有趣的方法、优化关系、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期达到教师的愿教、爱教、乐教、善教,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理想境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心理也健康地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47a62a9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9.html